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6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95至2004年广州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驱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应用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基本原理,以及3S技术、手段,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TM和SPOT影像数据,运用ERDAS、ARC/INFO、FRAGSTATS和SAS等GIS和统计学工具平台,分析了广州市1995到2004景观格局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间,广州市的耕地、林地和水域等自然、半自然景观面积减少,其中耕地面积减少的最多,而居民工矿用地和交通路网用地等人文景观面积都在增加,园地和湿地等半自然景观面积也在增加;斑块数量和边缘密度呈增加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升高;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升高和景观聚集度的下降,景观异质性增加;景观形状指数增加,景观形状复杂化;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建筑密度、道路密度、人口密度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从保护农地、降低景观破碎化程度等方面提出了城市景观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2.
水溶液中4-氯酚的微波辅助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研究了微波辅助无极紫外灯(MW/UV)光化学降解4-氯酚(4CP)模拟废水;为了考察溶液中4CP的降解效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和离子色谱法(IC)测定了溶液中4CP的降解率和Cl-浓度.结果表明,MW/UV体系中30mg/L 4CP反应120min的降解率由紫外(UV)光解体系的21.56%提高到52.40%.提高溶液的pH值、向体系通入氧气、增强光照度以及外加氧化剂H2O2均能增加水溶液中4CP的降解率.微波辅助光化学降解4CP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3.
石家庄一次沙尘气溶胶污染过程及光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沙尘气溶胶远距离输送特征及其规律,对2015年4月15日影响石家庄空气质量的沙尘天气背景、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HYSPLIT-4模式分析了沙尘气溶胶的后向轨迹,并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和太阳光度计CE318监测资料分析了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和光学特性演变,与大风无沙尘沉降另一过程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沙尘沉降对消光系数的影响,估算了沙尘沉降对地面PM10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来自蒙古国的沙尘气溶胶以西北路径远距离输送沉降是导致石家庄PM10浓度骤升的主要因素;沙尘沉降对消光系数和地面PM10浓度具有重要贡献;气溶胶快速沉降时间与冷锋过境、冷空气下沉相一致;微脉冲激光雷达监测到整个沙尘气溶胶输送沉降过程,沉降之前沙尘气溶胶主要分布在1500~3000m高空,气溶胶消光系数随高度上升而增大,输送飘浮空中到沉降持续时间较长,为沙尘污染预警提供了"强信号"特征;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沙尘到达明显上升,浑浊度较高,粒径偏大,地面能见度随气溶胶光学厚度呈幂指数递减.  相似文献   
64.
本文基于系统熵理论改进了风险熵计算模型,将社会系统风险熵理论应用到海外项目风险熵评估中,扩展了熵理论的应用范围。在应用熵理论计算公式中增加了系统鲁棒性分析,从系统稳定性和有序性的角度对海外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评估。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中国建筑集团某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的计算,为海外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5.
3S(GIS、GPS、RS)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中国政府管理部门也已高度重视,因此在介绍了3S各项技术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及3S集成技术在中国当前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为明晰武汉城市圈土地生态安全格局,从经济、社会和自然3个维度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机器学习框架Keras中利用BP神经网络对2010—2017年武汉城市圈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识别,并提出相应土地生态安全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10—2017年武汉城市圈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小幅下降,长期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其中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状况不断恶化,土地经济生态安全状况持续改善,土地社会生态安全水平增减变化差异较大。(2)武汉城市圈土地生态安全变化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水平下降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黄冈和黄石土地经济生态安全水平小幅下降,其他城市安全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土地社会生态安全水平变化较大,武汉和潜江上升1个安全等级,仙桃和孝感下降1个安全等级,咸宁下降2个安全等级。(3)研究区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为人均耕地、耕地面积比例、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以及工农业废水和废弃物排放总量持续上升;土地经济生态安全状况持续改善的主要原因为工农业生产效率、居民收入和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土地社会生态安全系统的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67.
以蒙脱石、凹凸棒石、次氯酸钙和PAC、PAM为基本材料,对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蒙脱石与凹凸棒石以4:1的比例配合使用,可明显提高焦化废水中COD和色度去除率;采用次氯酸钙作为氧化剂,可进一步提高焦化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去除COD的最优实验条件为:粘土矿物(蒙脱石:和凹凸棒石=4:1)添加量4.0g/L、氧化剂(次氯酸钙)添加量1.0g/L、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15/1)添加量0.15g/L,处理后色度去除率达到97.0%,COD去除率达到69.1%;脱色的最优实验条件为:粘土矿物添加量4.0g/L、氧化剂添加量1.0g/L、絮凝剂添加量0.2g/L,处理后色度去除率达到98.5%,COD去除率达到66.4%。  相似文献   
68.
以废弃焦粉为原料,50%硝酸为改性剂,借助JSM、XRD和XPS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表征其结构。考察了改性焦粉对氟离子吸附模型、热力学参数、粘附几率和活化能,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硝酸改性焦粉是硝酸刻蚀焦粉表面增加孔结构,增大表面积,表面氧化形成较为丰富含氧功能组的过程;吸附符合Langmuir和Langmuir吸...  相似文献   
69.
畜禽养殖废水中的Cu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农业环境,限制了养殖废水的安全循环利用。该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分析不同浓度Cu2+胁迫下大薸的吸收特征,测定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含量、膜脂氧化程度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后发现,7 d内大薸对Cu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0.16%;4 mg/L处理中富集与转运系数最大,分别为187.34、0.166 5;抗氧化酶活方面,4 mg/L处理中SOD、CAT活性最强,8 mg/L处理中POD活性最大;丙二醛含量随Cu浓度升高呈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12 mg/L处理最高,为69.59 nmol/g;叶绿素含量在1 mg/L处理达最大值5.196 mg/g,后持续降低。研究表明,大薸在低浓度(≤4 mg/L)Cu污染水体中适应能力较强,修复效果较好。经7 d处理后,1 mg/L与2 mg/L试验组溶液中的Cu浓度在1 mg/L以下。大薸根系对Cu的蓄积减少了向叶片的转运,与较高的抗氧化酶响应水平对活性氧的清除一同维持了植株的生理功能,保证了对Cu的吸收。  相似文献   
70.
为分析北京市大气污染物PM_(2.5)质量浓度的时间序列周期性,采用Morlet小波变换对PM_(2.5)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利用小波方差估计该市PM_(2.5)日均质量浓度的主周期,并通过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北京市PM_(2.5)日均质量浓度主周期为180 d左右,为后续大气污染物PM_(2.5)时间序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