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二甲基甲酰胺环境标准浓度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环境标准浓度值、美国环保局工业环境实验室和苏联学者IO.A.KPOTOB等所建立的环境标准计算公式及DMF的嗅觉阈浓度,遵循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相关方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原则。建议DMF长期(日均)质量标准浓度值为0.1mg/m3,短期(时均)质量标准浓度值为0.15mg/m3,厂界标准浓度值为0.15mg/m3。  相似文献   
12.
探讨以河道底泥、污水污泥、黏土为原料制作陶粒的最佳烧制工艺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对陶粒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以河道底泥烧制陶粒是可行的,预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将影响陶粒的轻质化,烧结温度应接近陶粒低共熔点,通过改变烧结时间可获得不同类型陶粒。烧制高强陶粒时,在陶粒体系低共熔点温度环境下延长烧结时间比单纯提高烧结温度更恰当。以预热温度400℃、预热时间20min、烧结温度1 175℃、烧结时间25min为烧制条件制作的河道底泥陶粒具有良好的性能,堆积密度为620kg/m~3,表观密度为1 125kg/m~3,筒压强度约为0.7MPa,吸水率达36.27%。  相似文献   
13.
采用UV/Fenton氧化法对某树脂厂甲醛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H2O2和Fe2+投加量、反应时间及pH值等因素对废水COD和HCHO去除率的影响。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H2O2投量为10 g/L,Fe2+投量为1.2 g/L,反应时间50 min,原水pH值8.23。在此条件下,COD和HCHO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48.18%和99.74%,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废水可生化性(BOD5/COD)从初始的0.25提高到0.43,为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DMF溶剂回收中抑制DMF水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一种优良的工业溶剂和有机合成材料,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针对回收DMF存在的第二回收塔甲酸含量偏高、塔底釜残中DMF产出增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以及各厂家均未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文章采用向DMF回收系统加入二甲胺的方法,从化学平衡的角度研究了二甲胺在DMF回收系统中对甲酸生成的抑制作用,并将第二回收塔设计为减压蒸馏方式,其DMF回收率可提高25%。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2O3/γ-Al2O3催化剂,在超临界水中催化氯化降解1,5-萘二磺酸,探索了催化剂Mn2O3活性组分负载量、催化剂空速和反应溶液pH对Mn2O3/γ-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2O3/γ-Al2O3的催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Mn2O3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范围内,Mn2O3/γ-Al2O3空速越小,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越高;Mn2O3/γ-Al2O3催化活性在反应溶液呈酸性情况下比碱性时高.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甲胺磷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实验研究了典型有机磷农药甲胺磷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能有效地降解甲胺磷,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7%以上.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初始废水浓度的增大,COD去除率也随之提高.甲胺磷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动力学方程为:-d[COD]/dτ=8.69×105exp(-9.61×104/RT)1.09[O2]0-0.38.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及其特性,并综述了不同废旧塑料在超临界流体中解聚的应用现状,指出超临界解聚技术是一项处理废旧塑料的"绿色技术",为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发酵废水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酒精废水和乙酰螺旋素废水进行了超临界氧化降解的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处理高浓度有面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验的条件范围内,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2%。  相似文献   
19.
何卓  李雁  于干  林春绵 《环境工程学报》2012,6(7):2437-2441
探讨了以硫铁矿废水处理污泥为原料制备聚合硫酸铁铝的可行性,确定酸溶提取-离心分离-氧化聚合制备聚合硫酸铁铝的工艺流程。用硫铁矿废水与浓硫酸的混合液(体积比9∶1)提取污泥中铁铝元素,在混合液与干污泥的体积质量比3.4∶1,酸溶时间15 min的条件下,污泥中铁的提取效果较好。离心分离后的污泥提取液,经过氧化聚合制备聚合硫酸铁铝。结果表明,在反应溶液初始pH 0.9,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氧化剂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2倍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聚合硫酸铁铝质量最好;对印染废水的混凝沉淀实验发现其混凝沉淀效果已达到市售聚合硫酸铁铝水平。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水氧化法改善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难生化有机污染物二甲基甲酰胺、乙睛、氨基萘磺酸或羟基萘磺酸的高浓度水溶液(4777-28244mg/L),经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后,其可生化性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二甲基甲酰胺、乙睛、氨基萘磺酸和羟基萘磺酸处理前的BOD5/CODcr,分别为8.4%、1.56%、1.56%和2.73%。经过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它们的BOD5/CODcr可分别达到23.2%、55.1%、50.2%和38.8%。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COD去除率的上升,可生化性越来越好。这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不仅可以用来彻底降解有机污染物,也可以用于难生化有机污染物的预处理,为难生化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