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利用臭氧将烟气中溶解度较小的NO氧化成NO2,再结合尿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吸收脱除臭氧氧化产物,重点考察了O3与NO反应的摩尔比、进口NO浓度、烟气中SO2浓度和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对NO氧化的影响,并探明不同的吸收液脱除臭氧氧化产物的特性。结果显示O3与NO反应的最佳摩尔比为1.02,随着进口NO浓度的增加氧化效率下降,而烟气中的SO2和相对湿度对NO氧化影响较小。通过对氢氧化钙吸收臭氧氧化产物的特性分析得出,碱液对NO的吸收率相对较小,而对NO2的吸收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分析磷回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耗碱因素,推导出耗碱量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出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理论耗碱量,并与小型连续搅拌反应-沉淀磷回收过程的实验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耗碱量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20%,说明计算方法可用于耗碱量的工程估算;耗碱量随出水pH值的增大而急剧增加,随废水中氨氮含量和磷初始浓度的增加都近似于线性增加,但随镁磷比的增加基本不变。因此,从节约废水处理成本的角度看,磷回收过程中pH值应控制在9.2-9.3,氮磷比控制在3.0-5.0,镁磷比控制在1.1-1.2为佳。磷回收过程的药剂消耗量与废水中磷的浓度和工艺条件有关,以磷初始浓度为124 mg/L,N/Mg/P=5∶1.2∶1,出水pH值为9.20的回收过程为例,处理毎吨废水需消耗片碱0.5313 kg,成本约为1.328元,需消耗氯化镁(含六个结晶水)0.9758 kg,成本约为0.634元。因此,处理每吨废水的药剂成本约为1.962元,其中耗碱约占67.7%。  相似文献   
103.
双波长紫外吸收法有机废水COD测量技术与仪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吸收法直接测定有机废水COD是一种无需化学试剂、无样品前处理、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无损检测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有机废水中的悬浮物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以实际废水水样为例,详细阐述了双波长紫外吸收法测量有机废水COD的操作方法及其消除悬浮物干扰的原理,并介绍了运用该技术设计开发的COD在线测量仪器.该仪器采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根据实际废水在双波长测量条件下的有效紫外吸光度快速推算出其COD值,具有快速、准确、无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4.
论述了人工湿地净化的机理以及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通过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处理农村污水具有投资省、运行简便、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便、出水水质好能达标排放等诸多优点,可作为农村污水处理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沉积-沉淀法和诱导-还原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负载的金属Co和非晶态CoP合金,并将其应用于PH3分解反应.同时,通过XRD 、TEM、XPS、BET等一系列检测手段,对制备样品的相结构、形貌、组分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反应过程中,Co/CNTs生成了高活性的金属磷化物CoP,而CoP/CNTs生成了CoP和Co2P两种金属磷化物.研究表明,Co/CNTs较CoP/CNTs显示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高温还原预处理方式可提高Co/CNTs在PH3分解反应前期的活性,而低温还原的预处理方式有利于CoP/CNTs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减轻样品的失活程度.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数量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导致了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数量和浓毒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南昌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现状及特征进性分析,为改善我市大气污染,提出了治理对策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7.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试验探究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同时对催化剂稳定性作评价。结果表明,当复合光催化剂投加量为4 g/L,盐酸四环素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pH值为4.47,暗反应30 min,紫外光照120 min时,盐酸四环素去除率可达91.7%。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表明,复合光催化剂在重复使用4次以内时去除率可保持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一些成功与失败的建设例证,提出了公路建设保护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9.
用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有机膨润土作载体,通过FeSO4与NaBH4反应制得有机膨润土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CTMA-Bent).用XRD、TEM对NZVI/CTMA-Bent进行了表征,并将NZVI/CTMA-Bent用于四氯乙烯(PCE)的去除,考察了介质pH值、PCE初始质量浓度对其去除率的影响,并与相同铁含量的纳米零价铁(NZVI)进行了比较,测定反应中Cl-浓度的变化,采用GC/MS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有机膨润土作载体,可有效阻止NZVI的团聚,且对介质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NZVI/CTMA-Bent与PCE反应120 min后,去除率接近100%,既高于相同铁含量的NZVI对PCE的去除率(54.8%),也优于NZVI和有机膨润土对PCE去除率的加和(86.5%);NZVI/CTMA-Bent与PCE反应几乎完全转变成乙烯.动力学研究表明,NZVI/CTMA-Bent、NZVI对PCE的反应均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且反应速率与其对PCE的吸附性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0.
刘艳  肖香  董帆  盛重义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1):4262-4268
以KOH和La(NO3)3·6H2O为前驱体,柠檬酸为保护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三维La(OH)3纳米球光催化剂.通过XRD、SEM、PL和UV-vis DRS等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柠檬酸的加入量对La(OH)3的形貌均匀性和催化活性均有较大影响.柠檬酸和La(NO3)3·6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1时,得到的样品为形貌均匀的纳米球,光催化活性最佳且稳定性好.这是因为三维的纳米球结构更容易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此外,形貌均匀无团聚,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使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中间产物迅速扩散,从而光催化活性最高.在光催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是最主要的氧化物种.NO可以和产生的·OH和·O-2反应生成HNO2和HNO3,从而去除NO.本文研究结果充实了La(OH)3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基础理论,探讨了La(OH)3光催化活性机理,为La(OH)3应用打开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