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8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1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44篇 |
综合类 | 303篇 |
基础理论 | 52篇 |
污染及防治 | 50篇 |
评价与监测 | 29篇 |
社会与环境 | 14篇 |
灾害及防治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由沈阳市环保局组织对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沈阳市放射性污染源的污染状况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课题进行了鉴定,到会专家和领导共二十人.会上,课题负责人张少兰同志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经过,提交了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等文件.该课题从放射性污染源凋查入手,对沈阳市放射性污染源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掌握了大量的可靠资料,提出了防治措施,对于贯彻国家核污染防治法及城市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为探究组织和人的因素对发动机空中停车事件的影响及其演化情况,评估航空公司空停事件的风险水平,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构建一种适用于民航空停的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运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式,识别影响发动机发生空停事件的组织和人的因素;其次,利用毕达哥拉斯模糊和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MATEL)方法,探究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基于得到的风险因素因果关系构建民航空停DBN,依据统计分析和专家经验确定民航空停的DBN参数,通过GeNle概率推理,进一步得出空停事件发生的概率;最后,以S航空公司的CFM56-5B发动机为例,评估民航空停事件安全风险。结果表明:2020—2021年,S航空公司的CFM56-5B发动机发生空停事件的概率分别为1.260×10-6、1.352×10-6;导致民航空停事件安全风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资源投入减少导致教育培训效果降低进而影响作风意识和合作沟通。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管制单位风险的动态性,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提出基于毕达哥拉斯模糊、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和模糊损失率的管制单位动态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识别管制单位风险因素;其次应用毕达哥拉斯模糊和DEMATEL模型探究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映射到BN,构建管制单位风险演化过程;然后确定先验概率,并以前兆数据作为输入信息,推导计算管制单位的动态风险概率;最后利用模糊损失率量化风险后果,计算管制单位的动态风险评估值。以某管制单位为例,对构建的管制单位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特情处置预案不合理等高严重后果概率持续上升的风险因素是该管制单位的风险管控的重点;t1~t5时间段该管制单位的动态风险评估值从1.035×10-2上升到1.106 3×10-2。构建的管制单位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克服了管制传... 相似文献
9.
西部管道工程需要通过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该保护区有中亚荒漠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为保护试验区的植被,建设单位从源头保护开始做起,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生态恢复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管道施工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控制在预测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