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18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321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81.
为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创新污水净化方法,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基本类型、构造及其净化原理,提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建议:充分发挥人工湿地的重要作用,科学选择人工湿地构造组成,改进技术性能,以期提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普适性,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682.
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对于提高建筑遗产的保护水平有重要意义。以396处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差椭圆、重心分析、Voronoi图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剖析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从整体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呈凝聚状,省域层面呈高富集区“一枝独秀”、中富集区“东部零星”、一般富集区和低富集区“两带两块”的特征;市域层面呈“断崖式”数量差异、“梯度化”等级差异、“众星捧月”空间分异特征;重心呈“先北后南”移动趋势,东西向移动较微小,集聚程度呈由强变弱趋势,集聚点数量呈递减趋势。(2)从类型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可分为六大主类和16个亚类。其中,科教文卫体类、商政办公类和纪念性类遗产数量居多,且分别呈“两核分散”“东部三核、中部团状零星”“两核一环多点”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不同类型建筑遗产分布演变特征差异明显。(3)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格局是由区域地位、文化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联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文化底蕴因子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83.
美国控制大气污染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历史上也曾经历过严重的大气污染。但如今,美国的空气质量已得到明显改善。该文详细介绍了美国控制空气污染的立法及对策,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我国的大气污染控制对策服务。   相似文献   
684.
房江育  汪正华  石海兵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973-974,996,F0004
阐述了以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全息论为理论依据的植物水生诱变技术,利用植物水生诱变技术进行了陆生花卉的水培研究,总结了水培花卉操作步骤和根系诱导之后的养护。  相似文献   
685.
686.
微生物强化修复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东营地区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实验研究。考察投加复合菌株CM-13是否能够加速生物修复进程以及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质降解的影响因素。石油污染土壤经过90 d的处理,在含水量一定的前提下,复合菌株CM-13对于石油污染物质的加速降解作用显著,当复合菌株CM-13接种量为土壤质量的10%时修复效果较好。微生物的生长与营养盐的量存在最佳匹配值,土壤中氮的最佳含量为0.20%,磷的最佳含量为0.05%。实验中随着麦糠投加量的增大,石油类的降解率逐渐增大,当麦糠量为土壤体积分数的25%时,对土壤的修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87.
在自然环境(武汉)下进行了两年半的老化曝晒实验,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聚酰胺材料的吸水率逐渐增加,力学性能下降,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通过吸水率测试和力学性能的比较,发现环境湿度影响聚酰胺老化过程中力学性能变化,湿度越大,材料力学性能下降越快;改性后,即添加了玻璃纤维后的聚酰胺,能够在一定程度下减缓材料老化行为.对材...  相似文献   
688.
汪万起 《劳动保护》2011,(10):90-91
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体防护用品中的科技含量也逐渐增加,出现了许多具备新功能的防护用品,其中包括能持久防静电的安全帽、可防护多种有害气体的防毒面具、新型通讯面罩、他救型呼吸器和纳米银防护服等。  相似文献   
689.
以河南某公司研发的日处理2t废塑料的催化裂解中试装置以例,对催化裂解烟气中污染物进行了监测与分析,认为裂解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氯化氢、氮氧化物、苯并芘、苯及颗粒物,并提出了采用碱吸收+电捕焦油器+活性炭吸附+脉冲袋式收尘的环保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90.
基于L-THIA模型的温榆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温榆河流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利用二次开发改进后的长期水文影响评价(L-THIA)模型,采用实地测得的EMC(事件平均浓度)数据,模拟了1992年和2009年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1992-2009年的城市化过程中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和住宅用地分别增加了13.95%、20.46%和85.76%,农业用地和水域分别减少40.04%和9.64%,导致非点源污染负荷量(总磷除外)明显增加.其中,总氮增加了3.31%,氨氮增加了12.20%,BOD5(5日生化需氧量)增加了11.87%,CODMn(化学需氧量)增加了7.62%,TOC(总有机碳)增加了15.46%,总磷下降了12.84%.交通用地、商业用地的非点源污染产出能力最强,应该成为非点源污染的重点控制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