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对比考察了不同剂量哌嗪类螯合剂(TS300)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SDD)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TS300添加量为3%、SDD添加量为5%时,飞灰螯合产物重金属浸出浓度可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标准限值。然而,飞灰螯合产物在放置28 d后,3%TS300组的Cd、5%SDD组的Pb和Cd的浸出浓度超过标准限值。此外,螯合稳定化处理可将飞灰中重金属从不稳定的可还原态转化为较稳定的可氧化态,同时还可拓宽飞灰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即在该pH范围内重金属浸出浓度达标)。环境风险评估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TS300处理组,目标重金属在考察时间范围内(0~28 d)均对环境无风险,而5%SDD处理组飞灰螯合产物中Pb、Zn和Cd在放置28 d后会造成潜在环境风险。因此,就研究所用飞灰的重金属稳定效果而言,TS300优于SDD。  相似文献   
62.
自2006年青岛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商品消费量不断增加,由此导致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加速增长,且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产生源数量分布广泛,管理难度大,因而带来了极大的环境安全隐患.在调查和分析2005-2007年青岛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现状的基础上,指出:(1)产生量最大危险废物类别为无机氰化物、无机氟化物、含铬废物和染料涂料等4大类;(2)产生量大小排序依次为平度市、莱西市和李沧区.同时,在分析废物产生特性和污染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青岛市在工业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青岛绿色经济发展的严重壁垒.针对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废物产生特征,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对策和建议,对青岛市工业危险废物的有效管理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为全面了解青岛市公众家电消费观及对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认知和态度,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大量调研数据和系统信息。结果表明,消费者家电消费观比较理性;对绿色家电产品和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有限,但对废弃家电分类处置却持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数居民能主动将其简单分为几类:直接销售给家电回收二手市场或走街串巷的流动商贩、在线网站交易和拍卖、以旧换新交给生产厂家或销售店面、闲置于家中和赠送亲朋好友或农村希望工程。此外,消费者对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认知度与其教育水平直接相关,而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行为与其年龄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4.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某固体废弃物处理企业填埋区的垃圾渗滤液,以降低其COD与浊度值,并去除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结果表明:当pH=4~5,铁炭复合材料投加量为30~40 g/L,曝气量为40 L/min,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 h时,微电解方法对垃圾渗滤液中的Ni2+、Cr(Ⅵ)、Pb2+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分别达到 96%、97%和96%,垃圾渗滤液色度去除率为92.41%,COD去除率为62.33%,浊度由40.73NTU降至3.09 NTU,COD由579.2 mg/L降至218.16 mg/L。对微电解工艺出水进一步采用Fenton氧化工艺处理,结果表明:当Fe2+浓度为0.007 mol/L,氧化时间为90 min,n(H2O2):n(Fe2+)=1.2:1条件下,COD去除率为67.50%,浊度为53.20%,处理后的出水浊度为1.47 NTU、COD为69.49 mg/L,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5.
纤维素类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对于解决世界能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纤维素类物质降解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文献计量角度定量分析纤维素降解物质研究趋势。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ended,对1992-2009年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纤维素降解领域发文量显著增长。统计时间范围内,美国发文量居榜首。研究机构中,日本东京大学发文量位列第一;环境工程领域中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对该领域的发文量较大。环境、生物及相关的能源学科和材料、医学学科是纤维素降解的主流领域。涉及的学术领域刊主要有《Biotechn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Polymer Science》、《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此外,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量、生物降解、热解、发酵、酶解等研究方向在近18年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6.
双极性颗粒床电极用于活性炭的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群慧  周定 《化工环保》1990,10(2):69-72
对吸附阳离子艳蓝染料溶液的饱和活性炭进行了再生试验研究,根据双极性颗粒床电极理论,提出了新的活性炭再生方法.此法再生效率高、能耗低、炭损失和再生成本低、操作简单,再生后的活性炭可反复用于吸附,特别适用于吸附易氧化还原物质的饱和炭的再生。  相似文献   
67.
杨洁  汪群慧  王琪  薛军  田书磊 《环境科学》2008,29(3):825-830
采用黑曲霉生物淋滤飞灰中的重金属,探讨了不同飞灰浓度对菌体生长、pH值、产生的有机酸种类及金属溶出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生物淋滤处理前后飞灰的浸出毒性.结果表明,黑曲霉在代谢生长过程中产出的有机酸使pH值下降,将重金属从固相的飞灰中溶出.呈碱性并含有毒重金属的飞灰使黑曲霉的生长出现了延迟期.当飞灰质量浓度为20 g/L时,菌体生长量在192 h达到最大值(28.61 g/L),淋滤结束后的最低pH值为3.85,重金属溶出效果最佳.其中,Cd的溶出率达93.06%,Mn、Pb和Zn的溶出率均在70%左右,Fe、Cr和Cu的溶出率分别为22%、33%和47%.经生物淋滤后的飞灰中7种重金属浸出浓度远低于国家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8.
试验选用重铬酸钾作为污染物,配制高岭土中Cr(Ⅵ)初始质量分数为100mg/kg和500mg/kg。试验研究了对阴极电解产生的OH-的控制对电动修复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控制方式对电动修复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阴极电解产生的pH进行控制可以明显提高Cr(Ⅵ)去除效率;多种控制方式中,以盐酸的中和控制最为有效,可使去除效率达到90.8%,但引起的土壤酸化问题应当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9.
低温对青萍生长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相对低温(10~12℃)的条件下,青萍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测定了叶状体数目相对增长率、鲜重相对增长率、根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几种酶活性和含量的变化(包括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结果显示在10~12℃的情况下,青萍生物量的增加基本为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降低,细胞内保护酶的调节功能发生了紊乱.在10~12℃的低温下,青萍已经不具有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70.
在不断加重的环境危机的挑战下,运用污染防治技术来保护环境成为各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技术评估体系,致使市场上环境技术鱼龙混杂,不能有效达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技术验证(ETV)作为一种环境技术评估制度应运而生。文章主要介绍了ETV制度的发展历程、现有ETV制度的主要模式,并从组织结构、验证条件、验证周期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在我国建立ETV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