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使用红壤(RS)原位覆盖黑臭河底泥来抑制底泥中氮污染物的释放。结果表明,RS覆盖可有效控制氮污染物释放,经RS覆盖60d后,上覆水中TN、氨氮的释放抑制率分别为77%、63%;同时,RS覆盖可有效减少底泥中TN浓度,60d后RS覆盖组底泥TN从1 409mg/kg下降至786mg/kg,下降了44%,明显高于无RS覆盖的对照组(22%)。随着水流速度增加,水体复氧量增大,使红壤与底泥中部分金属元素(如铁和锰)被氧化,使水中溶解性氮更容易被吸附到底泥中,从而有助于降低TN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3.
三种方法测NO2、SO2结果分别为光谱法>化学法=干法(0.079>0.065=0.065)、光谱法>干法=化学法(0.015>0.010=0.010).任何两种方法监测结果差别不大(同为"点式"仪器的干法和24小时化学法,结果差别很小,平均值相等,相对偏差平均值只有0.6%、-4.6%).任何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相关性及线性较好,同为"点式"仪器干法和24小时化学法显著性能通过.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广西河池市胁迫风险的土壤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划分了土壤环境各因素的敏感性和重要程度,从而建立起能科学表达土壤环境承载能力的土壤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基于广西河池市指标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 GIS9.3、ENVI5.1、MATLAB7.0等计算平台对空间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与验证,得出可视化表征土壤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状况的评价图件。结果表明,河池市北部、南部存在高度脆弱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6.3%,中度脆弱区占38.3%,低度脆弱区占25.4%。总体来看,河池市大部分区域的土壤环境属中高度脆弱。  相似文献   
145.
物元分析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际中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是渐变的、模糊的,采用物元分析模型法通过建立物元矩阵,引用毒性响应系数对模型中权重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将改进的物元分析模型对广西环江某受铅锌矿影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严重,尤其受Pb、Cd的影响更为严重,此评价结果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一致,说明物元分析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是合理的,其评价结果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6.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系沉积物中12种元素,通过优化试验相关条件消除质谱干扰和非质谱干扰对测定的影响,使方法在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当取样质量为0.25 g,定容体积为50 m L时,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2 mg/kg~0.05 mg/kg。用该方法测定沉积物标准物质,6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RSD为1.3%~6.1%,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3.0%~97.0%。  相似文献   
147.
以杭州市萧山区2008—2014年饮用水源地铁含量监测数据为分析对象,研究饮用水源地的铁含量时空分布并评价铁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铁含量单次测值历年超标,超标倍数0.01~8.80,超标率16.7%~86.1%,7年间超标率呈现阶段性的螺旋式上升,铁污染日趋严重,到2014年有所减轻。通过对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和污染源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铁污染成因,提出防治对策:制定地表水体中铁的分类标准,完善废水的铁排放标准;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水环境管理机制,全面实施河长制;加强水土保持和酸雨控制,进行河流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管理,扩建备用水源和另找水源。  相似文献   
148.
文章利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深入探究某浅水型湖泊为水源的水厂中原水、混凝沉淀出水、臭氧活性炭出水、砂滤池出水和出厂水中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子组成、质荷比、芳香性等变化。研究表明小分子DOM中CHOSP(含有C、H、O、S、P元素的小分子DOM,15.99%~25.99%)占主导地位,CHOP(2.26%~5.30%)占比最小。加氯消毒工艺对小分子DOM影响最大,CHONSP和CHOP分子式种类分别增加183.59%和141.91%,各类小分子DOM相对丰度均明显增加,芳香性及不饱和度趋于降低。总体上小分子DOM逐渐向低H/C、高O/C转移,出水中碳水化合物类、稠环化合物类和单宁酸类增加较为显著,类蛋白类也有所增加,脂质类、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类和木质素/CRAM类减少,小分子DOM的芳香性或不饱和度在动态变化中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49.
DDT对池塘模型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微宇宙实验方法研究了浓度为0.2、2.0、20.0和200.0μg·L-1的DDT对池塘模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4周)中对照组和浓度为0.2、2.0、20.0和200.0μg·L-1的DDT暴露组水体pH均值分别比实验前下降了0.28、0.19、0.15、0.38和0.37,电导率均值分别下降了6.3%、3.1%、4.7%、6.6%和8.6%;对照组和0.2、2.0、20.0μg·L-1组水体溶解氧(DO值)分别上升了27.3%、28.1%、26.4%和14.4%,而200.0μg·L-1组的DO值下降了7.2%.各组中总磷浓度在实验中后期即下降到较低的水平,总氮的浓度也大幅度下降.和对照组相比,200.0μg·L-1的DDT对大型水生植物优势种类浮萍(Lemna minor)的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其它浓度的DDT具有促进作用;DDT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生长影响不明显.DDT可使浮游动物种类减少.2.0μg·L-1的DDT对方形网纹溞(Ceriodaphnia quadrangula)、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均具有促进作用,20.0和200.0μg·L-1的DDT使轮虫和介形亚纲动物数量在实验后期上升,除此以外,随时间的推移,各浓度的DDT使各类浮游动物密度下降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实验前相比,对照组以及浓度为0.2、2.0和20.0μg·L-1的暴露组中凸旋螺(Cyraulus convexiusculus)重量分别增加了12.8%、5.3%、102.2%和219.9%,而200.0μg·L-1组中凸旋螺重量下降了33.8%.随着DDT浓度的升高,微宇宙中的细菌总数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整个实验过程中,对照组的群落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P/R比值)的平均值接近于1,表明生态系统成熟稳定;而各暴露组P/R比值均大于1.1,这可能与DDT对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而对水生植物没有明显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50.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文章首先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类型进行阐述,然后对近30年来的气象灾害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粮食产量与受灾程度呈周期性波动,受灾程度与相应年份的产量为负相关.从时间序列来看,1997年,2000-2001年和2003年全国总受灾程度较为严重,均超过5×107hm2,成灾面积均为3×107hm2.2004年灾情有所缓和.从全国受灾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我国灾损较为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按区域划全国灾害受损程度依次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此外西南地区四川也较为突出.气象灾害中以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最为严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二者所占比重为70%~85%.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对于防御气象灾害,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趋利避害,保障农业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