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331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自然界中无机碳主要以CO2、HCO3-、CO32-三种形式存在,不同形式的无机碳源对微藻生长影响显著。实验结果显示,Chlorella sp.TCCC45058难以利用CO32-,却能够以CO2、HCO3-作为碳源,其最适浓度分别为12.83 mmol/L和16.51 mmol/L,实验中最高生物量达到0.95 g/L。CO32-浓度过高会显著抑制该藻的光合作用速率,而适当提高HCO3-浓度会使光合作用速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CO2作碳源时该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最高,而且该速率不会因CO2浓度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以CO32-为碳源时细胞叶绿素a含量很低,仅为9 mg/g;当HCO3-、CO2作碳源时无论浓度如何变化,细胞叶绿素a含量均无明显差异,约为14~17 mg/g。  相似文献   
232.
通过监测含油污泥的46项污染物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基本特性、重金属污染及有机物污染特性,并将监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含油污泥污染物指标中有含油率、镉、砷、钡、锌、苯、苯并(a)芘超过了标准筛选值.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含油率大小排序为过滤油蜡、罐底泥、管线刺漏油土、污水脱泥、储泥池.罐底泥和污...  相似文献   
233.
微塑料因其比表面积大、难降解等特点,在水环境中长期存在,可作为水环境中微生物的独特栖息地。以细菌群落为主的微生物可定殖在微塑料表面,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水、淡水环境中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特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多样性,分析了暴露时间、地点及塑料理化性质对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讨了水环境中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的生态效应和健康风险。后续研究应采用宏基因组学全面地探究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圈”,并关注远洋、入海口和内陆地表水微塑料表面微生物群落,从全球尺度上探索水环境中微塑料表面微生物群落的定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此外,鉴于微塑料表面存在降解菌,需进一步明确定殖在微塑料表面的微生物参与微塑料降解的效率及其机制,可为了解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归宿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并就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未来需要在哪些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与创新?对此,《环境保护》杂志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235.
蒸馏法测定污水中脂肪酸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晓君  王萍 《环境技术》2000,18(2):33-35
通过用蒸馏法对西北地区城市污水中脂肪酸(VAF)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滴定终点的判断和温度的选择,样品量的量取等方面予以改进之后对VAF的测定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6.
以开放性粉尘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产生粉尘的原因进行实验,明确了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粉尘在堆料阶段和取料阶段的具体扩散状况,进而提出了一项以抑制粉尘逸散为目的的荷电喷雾降尘技术。并通过对该项降尘技术的喷雾压力测试和荷电电压测试,来检测该技术在不同喷雾压力和荷电电压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静电场使雾滴荷电,可以显著提升喷雾的降尘效率,且荷电喷雾对粉尘的降尘效率会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喷雾压力和荷电压力在上升的过程中,降尘的效率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37.
为了提高废水中氨氮处理效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吹脱处理香兰素生产废水中的氨氮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吹脱时间、pH值、超声波功率及气液比4个关键因素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声波功率、气液比、pH值、吹脱时间。确定对氨氮去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超声功率90 W,超声吹脱时间90 min,pH值12、气液比600∶1的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1.60%,与预测值接近,表明拟合度好。试验模型可以用来指导超声吹脱法处理废水中的氨氮。  相似文献   
238.
239.
利用2016-2020年Sentinel-2多光谱遥感影像和同步实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和机器学习的叶绿素a遥感反演方法,并应用于阳澄湖.结果表明,特征选择方法在反演模型的自变量选取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在阳澄湖叶绿素a反演上具有较优的验证精度;2016-2020年阳澄湖叶绿...  相似文献   
240.
靛蓝的微生物合成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靛蓝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染、医药等行业的有机色素,利用微生物法合成靛蓝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法合成靛蓝的研究进展及动态.靛蓝的微生物合成可归纳为3个阶段:野生型微生物催化合成、基因工程菌全细胞催化转化及代谢工程调控转化.多数芳烃降解菌及其编码酶均具备催化吲哚合成靛蓝的能力,采用定向进化、宏基因组技术以及两相体系等对已知酶资源进行深尺度研究,将为靛蓝生物合成过程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靛蓝合成过程中产生的羟基吲哚及靛蓝衍生物是新型药物及化工中间体,也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靛蓝合成过程涉及的中间产物及副产物间转化关系及合成脉络仍不明晰,靛蓝产率低,因此将分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手段融入到靛蓝合成机理及产业化应用的探索将成为该方向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