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认识、管理、经济社会运行体系、制度、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尽量贴近现实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被低估甚至缺失的状况。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被低估的表现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政府亟需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从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经济赔偿机制、经济处罚机制.经济激励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环境补偿模式,建立资源环境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等方面,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杨志  牛桂敏  兰梓睿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5446-5456
基于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多关注于上下游矛盾而忽视左右岸的"公地悲剧",本研究构建左、右岸地区和流域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索奖惩、补偿及复合机制下的主体决策和演化格局差异,结合仿真实验给出推动左右岸协同治理政策路径.结果显示,实现左右岸地区达标排放的关键在于显化达标排放收益与超标排放损失.流域政府倾向于选择奖惩或补偿的单一机制,奖惩机制在不同政策组合中显示出必要性,补偿机制具有加快达标决策、减缓超标决策的收敛速度的积极意义.政策路径是首先采取"阶梯惩罚政策"并增加严重超标惩罚额;继而依次增加奖励和惩罚额促成"奖惩机制",或依次增加奖励额和左右岸之间的补偿额促成"补偿机制",同时给出了上述额度的量化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促进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循环经济从先进理念发展成现实经济运行模式的需要。因此,必须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目标,遵循循环经济的评价目标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加速构建起科学可行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建立环境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投资激励机制是其重要内容,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城市生态循环系统和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支撑下的循环型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有机组合和共生,主要包括城市循环型生产系统、循环型流通服务系统、循环型消费系统、循环型社会系统、城市生态循环系统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发展模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雾霾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区域绿色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因而,治理大气污染便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率先突破的重点。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发布,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机制正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天津城市定位的客观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期间提出“两个走在前列”、“一个排头兵”的要求,强调“要把真功夫用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上”.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了到2020年,高水平建成生态城市.为此,天津市政府以3年为周期,滚动制定并实施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天津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主要原因: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较高,能源消费对高碳能源的依赖程度过高,经济发展对高碳产业的依赖程度过高。因此,天津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应指向"脱钩",即经济发展逐渐降低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战略核心在于能源消费要从源头上逐渐摆脱对高碳能源的过度依赖,经济发展要逐步摆脱对高碳产业和产业结构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20.
节能减排:关键在完善结构调整保障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工厂",高耗能的工业,特别是其中的重化工业比重居高不下.2008年前4个月,我国高耗能产业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在继续扩张.这无疑会使节能减排的形势更加严峻.不同产业单位产出的能耗大不相同,据测算,如果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降低约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率极高.因此,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按照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优化技术和强化责任的思路,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