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赤潮的生物毒性评价初步研究——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一次胶州湾赤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2000-07-25-30发生于青岛胶州湾,面积约10km^2的赤潮过程中,于2000-07-26和27日分别采集赤潮现场海水,以三咱标准毒性实验生物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卤虫(Artemia salina)和ICR品系小白鼠为实验动物,对胶州湾这次赤潮进行了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现场采集的赤潮海水和实验室经f/2培养后藻液对卤虫有急性毒性作用,24h卤虫幼体的存活率分别为83%和73%,对小白鼠的毒性均在相当于STX0.87-1.8μg/L的范围内,而对糠虾没有明显影响。本文同时了赤潮现场海水中的藻类组成与数量,探讨了此次赤潮的毒性来源和致毒机制,提出了对赤潮进行生物毒性评价的观点,并建议有关部门将赤潮毒性测试结果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应用于现场赤潮事件报道中。 相似文献
12.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中国沿海塔玛/链状亚历山大藻复合种(亚洲温带基因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有害赤潮于中国沿海频繁发生,对沿海居民身体健康、水产养殖和自然生态形成了潜在的威胁.由于部分有毒赤潮藻在很低的密度下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危害,但传统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无法对这类有毒赤潮进行有效的检测,因而急需发展准确、高效的检测新方法.根据对中国沿海分离的塔玛/链状亚历山大藻(亚洲温带基因型)核糖体大亚基DNA(LSU rDNA)序列信息的分析,设计了两条特异性的荧光标记探针,并建立了针对中国沿海塔玛/链状亚历山大藻复合种(亚洲温带基因型)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室内模拟实验显示两条探针都能够特异性地标记中国沿海塔玛/链状亚历山大藻(亚洲温带基因型),但标记效果有一定差异,探针SPEC-PROBE2标记效果远好于探针SPEC-PROBE1.经过标记的藻细胞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区分.中国沿海塔玛/链状亚历山大藻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海水样品中亚历山大藻监测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桑沟湾海域爆发一种微微型藻类(藻细胞大小约2μm)形成的藻华。于6月1日、6月8日和6月17日采集的分级过滤浮游植物样品色素分析结果显示,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19-butanoyloxyfucoxanthin,But-fuco)、岩藻黄素(Fucoxanthin,Fuco)、硅甲藻黄素(Diadinoxanthin,Diad)和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等色素应是藻华原因种的主要色素组分。据此推断,藻华原因种可能属于海金藻类(Pelagophytes)、定鞭藻类(Haptophytes)或硅鞭藻类(Silicoflagellate)。色素化学分类软件CHEMTAX分析表明,藻华原因种对浮游植物总Chl a的贡献在22%~97%。桑沟湾海域藻华原因种的细胞大小和色素组成特征与近年来秦皇岛沿岸海域藻华原因种基本一致,这些藻华事件的一些共同特征,如藻细胞数量高、细胞个体小、But-fuco色素含量高、初夏爆发、对养殖贝类摄食具有抑制效应等,与美国东海岸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引发的"褐潮"现象非常相似,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气化温度(650、750和850℃)和污泥性质对污泥流化床气化焦油燃烧特性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种污泥气化焦油的燃烧过程均分为轻质有机物挥发和燃烧、重质有机物分解和燃烧以及微量残炭燃烧3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失重率均明显高于第二阶段,且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失重率随气化温度的升高而分别呈现为升高和降低的变化趋势。来自于活性污泥法工艺未消化污泥气化焦油在第一阶段的失重率高于消化污泥的,而A2/O工艺未消化污泥气化焦油在第一阶段的失重率则低于消化污泥的。6种气化焦油的机理函数不完全相同,但反应级数均在1~2.5之间,且第一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均低于30 kJ·mol-1。污泥流化床空气气化焦油的着火点和表观活化能均比其固定床空气气化焦油的低。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介孔MCM-41分子筛为载体的TiO2/MCM-41催化剂,并通过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废水对其在光催化-膜分离耦合工艺中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膜污染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MCM-41催化剂的废水降解率随TiO2负载量增加、MCM-41分子筛粒径减小和TiO2/MCM-41催化剂粒径减小而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而膜通量衰减率在TiO2负载量为80%时最低、同时呈现出随MCM-41分子筛粒径减小而先降低后增大以及随TiO2/MCM-41催化剂粒径减小而不断增大的变化规律,适宜的MCM-41分子筛粒径、TiO2/MCM-41催化剂的TiO2负载量和TiO2/MCM-41催化剂粒径分别为0.61 μm、30%和11.26 μm;TiO2/MCM-41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优于商业TiO2的,而膜污染则低于商业TiO2的。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黑褐新糠虾测试织纹螺毒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以黑褐新糠虾作为实验生物,研究了投喂不同毒性的织纹螺对糠虾存活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方法在织纹螺毒性测试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有毒织纹螺能够导致黑褐新糠虾中毒死亡,糠虾的半致死时间与织纹螺的毒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2=0.9943),在96 h内织纹螺对糠虾的半致死毒性为40.11 MU/g.利用黑褐新糠虾作为实验生物可以测试织纹螺样品毒性的高低,方法的检出限约为10.44 MU/g,与日本法定的河豚鱼食用安全标准(10 MU/g)相当. 相似文献
18.
19.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包括石房蛤毒素(saxitoxin)及其同系物,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生物毒素,主要由甲藻和蓝藻产生。近年来,在蓝藻和甲藻中相继发现了一些与石房蛤毒素合成密切相关的基因,并建立了基于特定产毒基因的有毒藻类检测方法。长江口邻近海域是我国近海有害藻华的高发区,本研究尝试应用基于麻痹性贝毒产毒基因sxtA的qPCR检测方法,与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I型和IV型)的qPCR检测方法和麻痹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相结合,对2013年春季长江口邻近海域两条断面上有毒藻和藻毒素的分布及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xtA的qPCR检测结果与IV型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数量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2=0.52,P0.05),说明IV型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是采样期间长江口邻近海域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来源;而样品中藻毒素含量与两种qPCR方法得到的有毒藻数量之间并没有明显相关性。可见,基于产毒基因的检测方法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毒藻类检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不足以准确反映该海域藻毒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