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08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1.
催化剂Ru/ZrO2-CeO2催化湿式氧化苯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催化剂Ru/ZrO2-CeO2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过程表明,Ru/ZrO2-CeO2可以显著提高COD和苯酚去除效果,当反应温度为170℃,压力为3 MPa,反应120 min后,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和100%.试验还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苯酚溶液COD去除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优的反应条件:温度为170℃,压力为3 MPa,催化剂的投加量为5 g/L,搅拌速度为500 r/min.通过对中间产物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简单路径图,认为苯酚首先被氧化成小分子有机酸,接着小分子有机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前一个过程是快速反应,后一个过程中的乙酸氧化是慢速过程,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完成.乙酸的氧化主要是自由基攻击α碳上的C-H键,先生成甲酸,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612.
许莹  王伟  胡宾生 《环境工程》2007,25(3):64-65,98
以高炉瓦斯泥为原料,经气相还原气氛煅烧及液相提纯步骤制取铁盐溶液,再采用液相还原法,在有分散剂及包覆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备出纳米铁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颗粒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试验成功的制取了形状均匀,表面平滑的球状纳米铁颗粒。  相似文献   
613.
开发区是我国区域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顺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深化开发区绿色低碳改革创新,对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开发区绿色转型发展导向及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按照“双碳”新要求、新部署,着力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强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的综合性,建立健全开发区产业绿色准入和绿色激励机制,形成支撑绿色低碳转型的投融资机制,建立绿色低碳发展考核机制,以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开发区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614.
615.
甲醇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甲醇废水的来源、成分及其危害,并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甲醇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发展趋势及其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现有甲醇废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16.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催化湿式氧化(CWAO)法废水处理技术在催化剂开发、反应机理探讨和反应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提出研制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探讨反应机理和研究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于CWAO法的推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17.
谈谈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布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一般规律,从理论和实际监测过程中讨论了大气污染物无组织监测时在无风(≤0.5m/s)、小风(0.5m/s1.5m/s]有风(>1.5m/s)时的不同情况下的监测点位的布设技术.  相似文献   
618.
城市污水污泥微波热水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乔玮  王伟  黎攀  荀锐 《环境科学》2008,29(1):152-157
在80~170 ℃进行1~30 min的城市污水污泥微波热水解,微波频率2 450 MHz,最大输出功率1 kW,考察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和悬浮固体(SS)溶解率,污泥上清液COD和TOC浓度、污泥粒径、形态变化和碳氢氮含量等污泥热水解特征,分析污泥离心脱水性能的改善和减量化效果.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使污泥有机物水解反应快速发生,水解过程受温度影响显著.热水解5 min时,150℃和170℃的VSS溶解率为15.8%和29.4%;10 min时COD溶解率达到19.07%和25.75%,COD和TOC浓度在170℃分别为9 860.0 mg/L和2 949.70 mg/L.超过5~10 min,VSS和COD水解率增加缓慢.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到污泥热水解后菌体细胞破裂.与碳和氢相比,污泥中氮的水解率更高,170℃微波热水解5 min氮的水解率达到67%.150℃和170℃热水解10 min离心脱水污泥含水率降低到73.1%和65.5%,脱水性能改善,相应减量化率为33.9%和51.7%.  相似文献   
619.
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在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指引下,为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成为重塑区域发展秩序与提升区域发展绩效的重要政策工具。对此,本文以谋求实现“双碳”目标下区域均衡、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提出面向中国城市群国土空间治理的战略、多层次规划路径与多维度治理机制,以期为新发展时期的中国城市群治理提供发展思路与政策参考建议,进而带动国土全域有序实现碳中和的长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20.
为研究地震灾害诱发的井工煤矿次生灾害中承灾体与次生灾害的关联性,首先基于系统科学、区域灾害系统理论,构建地震诱发井工煤矿次生灾害系统,定义系统结构、特征、功能及子系统间关系;其次在地震灾害、孕灾环境、井工煤矿承灾体等3个子系统中确定次生灾害的调查对象;然后基于语义网络对系统内的承灾体、关联关系进行知识表示,得出承灾体、次生灾害的知识表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灾害、原生灾害、次生灾害三者间具有链式关系,均会与环境共同作用于井工煤矿的承灾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