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大梁开裂原因的分析,指出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并为加固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环境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与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解析中,找出影响环境空气、地表水和环境质量趋势变化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经济、管理对策及卓有成效的措施,为下一步环境管理导向提供一定借鉴.文章在综合分析技术领域中积极尝试如何通过描述环境质量环境变化来体现管理效果的最有效的结合方式,从而能使环境质量分析结果在管理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53.
在对"十五"期间环境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与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解析中,找出影响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生态环境等与环境质量趋势变化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经济、管理对.  相似文献   
54.
文章对节能灯生产过程中以汞污染为代表的事故风险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指出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及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及时采取应急防护和监测提供基础资料,为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修井施工中不同压井液的选择及其使用风险和低压气井修井作业中风险的识别进行分析,指出修井作业HSE管理体系变更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6.
57.
针对石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日益严峻的现象及各种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不足,采用快速、高效、对环境干扰较小的电动微生物法,对石油烃含量为16 000 mg/kg,镍含量为400 mg/kg的共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在不同电压梯度下对土壤pH值、电导率和石油烃的降解和镍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同时采用石油烃组分分析法和BCR法分步提取不同形态的镍,对不同组分的石油烃组分的降解和不同形态镍的迁移转化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加,土壤中不同形态的镍去除效果明显,不同组分的石油烃的去除最佳电压值为1 V/cm。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和电解质的定期更换表明,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可以维持土壤pH值的稳定,从而增强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和电场对重金属Ni不同形态的迁移转化。在最佳修复电压值1 V/cm下,15 d后,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了46.85%,镍的去除率达到了38.52%。因此,采用阴阳离子交换膜的电动微生物法,是修复混合污染土壤的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8.
通过现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氨制冷管道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在压力管道保温状态评估、漏点检测等安全隐患排查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为氨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提供科学依据,在氨制冷系统安全隐患排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9.
含硫气田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与防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气田系我国典型的含硫气田,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与防腐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首先分别探讨了H_2S腐蚀和CO_2腐蚀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H_2S和CO_2的防腐工艺和措施,最后探讨了含硫气田腐蚀及防腐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该大力开展高含硫气田的腐蚀和防腐技术、二氧化碳条件下的钢材腐蚀机理和防腐技术、细菌腐蚀以及新型合金材料及非金属管道的应用研究,同时进行防腐实验。  相似文献   
60.
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也为研究油藏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激活剂的注入对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考察了激活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常压(1 MPa)和高压(10 MPa)下内源激活DGGE条带变化,进行了激活过程中的PCR序列分析,考察了激活不同阶段中的优势菌,将优势条带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对激活过程中主要内源菌所在类群分析.结果表明,高压条件下,优势菌群结构与常压下差异较大,常压激活和高压激活细菌类群数量变化差异显著;激活后,优势菌的种类有所增加,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激活前,优势菌是芽孢杆菌,而激活剂的加入使变形菌的在种类上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