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2009-2011届毕业生共计147人进行了就业跟踪调查,从毕业生生源区域情况、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该专业毕业生以中小企业就业为主,结合专接本继续深造。为提高就业质量,围绕专业内涵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2.
张静  王华  吴晴晴 《四川环境》2022,(4):232-236
为充分发挥《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电镀工业》(HJ 985-2018)的作用,指导电镀工业排污单位更科学规范地开展自行监测,对标准制定的背景、框架结构和总体思路进行了阐述,同时围绕自行监测方案中的废水、废气、厂界噪声和周边环境质量监测,详细梳理了设置监测点位、选取监测指标和确定监测频次的考虑因素,明确了自行监测工作的信息记录内容,并结合典型案例对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进行了强调说明,旨在帮助标准使用者准确理解和掌握标准要点,以便更好地推进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3.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技术要点与指标体系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以便捷、高效满足城市现代化客运需求,适应各大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截至2007年1月,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10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而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正处于起步阶段。2003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法律上确定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PEA)的地位,是规划层次上实施的战略环评(SEA)。  相似文献   
184.
为进一步发挥大调解在化解劳动争议、依法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江苏省姜堰市积极构建组织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一站式”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整合处理劳动争议的各职能部门与司法机关的力量.于2009年11月搭建起劳动争议调处。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便民服务.制定调解先行、调处并重、适时裁决的柔性调处机制,为广大职工和企业提供周到、快捷。便利的劳动争议调处服务。  相似文献   
185.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流,其流域微塑料污染状况尚未得到全面研究.为此,针对流域尺度建立微塑料综合调查评价体系,以探明长江流域微塑料空间分布与组成特征,解析其影响因素,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微塑料丰度范围为21~44 080 n·m-3,平均丰度为4 483 n·m-3.在其空间分布上,支流高于干流(赣江除外),其中岷江流域成都段是微塑料检出丰度最高的支流地区.流域微塑料尺寸集中在0~1 mm,形状以纤维和碎片为主,颜色以彩色(有色)和透明为主.进一步引入微塑料多样性指数,发现辛普森指数和香农-维纳指数均能量化流域微塑料特征组成的多样性,但二者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别.回归分析显示,人类活动与微塑料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8种人类活动因子中民用汽车保有量和旅游收入与微塑料丰度相关性最强,说明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是影响微塑料分布的主要因素.从微塑料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看,长江流域微塑料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68.97%的区域属于Ⅲ级和Ⅳ级风险区,其中太湖微塑料生态风险应受到更为广泛地关注.  相似文献   
186.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启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曝气生物滤池是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了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各级的启动状况,考察了出水中主要污染物和生物滤池内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氧化有机物的碳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速度要远快于氧化氨氮的硝化曝气生物滤池.鉴于这两部分在启动期间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快的同步启动速度,这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应分别启动,并重点针对硝化滤池增加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7.
当今世界电子、电器工业快速发展,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与持续膨胀的市场需求加速了电子与电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产生了大量的电子与电器废弃物(WEEE).鉴于WEEE所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及其所含有的金属、贵金属、塑料及玻璃等高利用价值的材料,对WEEE进行资源化再循环处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WEEE组成材料在密度、铁磁性、导电性等物理性质方面的较大差异使采用环境友好的机械物理方法对其进行资源化再循环处理成为可能.就WEEE拆解及其所含物质机械物理分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8.
以昆明市辖区内“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及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昆明市工业源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企业和行业排放特征,探讨研究昆明市工业源SO2、NOX和颗粒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研究结果显示:(1)2019年昆明市排放工业废气的企业共涉及40个行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分布比较分散,分布较多的地区在西南、东南区域。(2)SO2排放前三行业依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合计贡献率为81.77%;NOX排放贡献较大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合计贡献率73.97%;颗粒物排放量排放量较大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合计贡献率为63.13%。(3) SO2和NOX工业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46.71%、36.52%,颗粒物排放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20.10%。(4)工业SO2排放较大地区分布在西南...  相似文献   
189.
土壤是湿地植被生长和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土壤环境因子对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湿地生态系统地球生物循环过程。通过研究鄱阳湖湿地不同生境下植物群落土壤环境因子特征变化,结合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了鄱阳湖湿地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及其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Jaccard指数、Sorensen指数和Cody指数均表现为样带1(藜蒿-苔草带Cynodon dactylon-Carex cinerascen)样带2(芦苇-藨草群落Phragmites communis-Phalaris arundinace)样带3(苔草-狗牙根群落Carex cinerascen-Artemisia selengens)样带4(苔草-藨草群落Carex cinerascen-Phalaris arundinace),随生境梯度呈递减规律;而Bray curtis指数则表现为样带1样带2样带3样带4,随生境梯度呈递增规律。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呈一致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样带1样带2样带3样带4,而土壤速效磷表现为样带1样带3样带2样带4,不同植被带土壤全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植被带Bray curtis指数均与土壤养分呈负相关,Jaccard指数、Sorensen指数和Cody指数均呈正相关,沿河岸带的增加,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逐渐增加,而土壤磷素与湿地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RDA排序分析表明,土壤环境因子具有明显的生态梯度,土壤有机碳是影响研究区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土壤全氮是影响湿地植被分布的次要土壤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90.
该文选取鄱阳湖典型入湖河流乐安河为研究对象,构建SWAT模型模拟了流域1990-2020年入湖营养盐通量。基于子流域营养损失状况对入湖TN和TP通量进行溯源分析,确定主要贡献区域和排放源。结果表明,入湖营养盐通量存在明显年际变化,分别在1995年和2011年达到峰值(TN:31.22 Gg;TP:7.75 Gg)和谷值(TN:5.90 Gg;TP:1.62 Gg)。下游区域TN和TP损失强度明显高于中上游区域,其中子流域15、22和23为高损失强度区域。溯源分析发现,流域下游为入湖营养盐主要贡献区域且越靠近流域出口贡献权重越高。河口断面TN和TP主要来源区域均为子流域13、22和27,且耕地和森林为非点源营养损失的主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