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天津地区土壤有机碳和粘粒对PAHs纵向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天津地区土壤中有机碳(TOC)和粘粒含量对多环芳烃(PAHs)纵向分布的影响,利用相对富集系数分析了PAHs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富集趋势.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PAHs含量峰值一般在土壤的表层和次表层,并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而减少.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土壤粒度、PAHs性质和扰动、淋溶等均是影响PAHs纵向迁移的重要因素.PAHs相对富集在有机碳和粘粒含量较高的土壤中.高环PAHs主要是以与土壤有机质胶体结合的形式发生迁移,不易迁移到土壤剖面的深部,而低环PAHs则主要是以溶解态形式发生迁移,相对较易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02.
北京东南郊大气TSP中多环芳烃浓度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2005-03~2006-01北京市东南郊3个采样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内TSP以及TSP中16种PAHs的浓度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研究区内16种PAHs浓度总和的范围在0.29~1?184.48 ng/m3之间,均值为239.44 ng/m3;分别用气象参数(温度、风速、气压、相对湿度)和大气API指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与PAHs浓度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SO2的API指数与PAHs浓度相关显著,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PAHs对气象参数和大气API指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16PAHs=572.56-23.18t和∑16PAHs=5.99 SO2,可以利用温度和SO2的API指数对PAHs浓度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03.
北京市通州区地表水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京市通州地区河流沟渠上设立23个采样点,于2005年7月、10月、12月和2006年3月分四次采集水样.采用SPE-GC-MS内标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水体中16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通州地区河流水体∑PAHs全年浓度范围为87-1889ng·l-1,夏季最高,春季最低.南部的凉水河/凤港减河、凤河高于中部的通惠河/北运河/沟渠,北部的潮白河相对较低.16种PAHs以二/三环为主,所占比例将近90%.  相似文献   
104.
北京市通州区河流悬浮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2005年7月—2006年3月用GC-MS内标定量法检测了北京市通州区23个采样点河流悬浮物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探讨了研究区域悬浮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通州河流悬浮物中w(PAHs)为1 160.60~27 653.72 ng/g,其中12月最高,10月最低;不同河流之间悬浮物中PAHs含量的差异较大,其中北运河通州河段悬浮物PAHs污染源分布较多;悬浮物中16种PAHs以3环PAH为优势组分,3环及3环以下PAH占PAHs的70%左右;采样点PAHs含量与4环PAH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得到相关度很高的一元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5.
LAS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PAHs在士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LAS改变了PAHs在土水体系中的吸附/解吸平衡,吸附态LAS可提高土壤对PAHs的吸附,而溶解态LAS则增加了PAHs的表观溶解度,这2种作用的综合结果改变了PAHs在土水体系中的吸附系数。凶此,文中用表观吸附系数来描述PAHs在土壤-水-LAS体系中的综合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06.
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若干问题及实施效果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解决我国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根据国外的经验,一项征费工作的展开需要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问题,如费率确定、实施管理方法、社会经济和环境效果分析等。本文就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原则、征收对象、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意见,可为实践工作所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在总量控制体系下实施点源与非点源排污交易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阐述了点源与非点源排污交易的基本思路,通过边际削减成本的比较,对交易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此种交易模式与传统的点源治理模式的成本差异。在给定的简化条件下,提出了单一点源与单一非点源的交易模型。  相似文献   
108.
环境空间分析中常用采样方法及其对空间结构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几种采样方法在不同的采样密度下分别在两套模拟数据集上进行模拟采样,并以实验半变异函数为结构分析工具探讨了采样方案对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的空间结构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采样密度与采样方法的选取都对空间结构的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9.
中国水体颗粒物数据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  王学军 《环境化学》1995,14(6):513-517
本文探讨了研制中国水体颗粒物数据库的若干问题,包括数据库设计思想、数据结构和数据组织以及系统功能实现等。对已经完成开发的数据库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我国水体颗粒物研究提供数据共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0.
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地理学已死”的认识相反.由于知识的特性和创新的背量依赖,在区域创新的研究中地理邻近得到重视。地理邻近在区域创新经济学中的位置与传统空间经济学中的位置一样.只是创新的促进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空间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在目的上是一样的.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济决定变量导致了对地理邻近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尝试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视角,对一直被视为“黑箱”的地理邻近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对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都是不利的。同时地理邻近性既不是区域创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和其它类型的邻近相互促进.相互替代。ICIS的发展使传统空间经济学中地理邻近的重要性降低,ICIS更进一步发展同样会使区域创新经济学中的地理邻近性重要性降低,也许未来的虚拟经济的世界里真的不太需要物理世界的地理邻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