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水中增塑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前处理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相结合,测定水中已二酸二(2-乙基)已酯(DEHA),对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出固相微萃取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72.
申慧彦  周浦城  王峰 《海洋环境科学》2012,31(2):241-245,249
水面溢油在反射光波的过程中,将表现出与自身性质密切相关的特征偏振。因此,对水面溢油的多角度多波段偏振探测成为水体污染遥感监测的一种新手段。本文以汽油、柴油、摩托车机油和大豆油作为水面油污实验样品,应用多角度光谱偏振测量仪实测了不同溢油污染水体的多角度多波段偏振特性数据,探讨了不同溢油污染水体的偏振特性与观测方位角、光源入射角、观测天顶角以及探测波段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以便为水面溢油污染偏振遥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的后置化学除磷试验研究,分析了药剂种类、二沉池出水磷浓度和浊度对化学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的化学除磷效果略优于聚合氯化铝。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升高,投加Fe/去除P的摩尔比会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化学除磷沉淀物的吸附和络合作用有关。二沉池出水浊度对后置化学除磷具有竞争性影响,较高的出水浊度将增大药剂消耗量。因此,污水处理厂采用化学加药后除磷工艺时,应根据二沉池出水总磷和浊度范围进行最佳投药量试验,并采取自动控制措施根据出水水质调节加药量,确保出水总磷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74.
针对某化工厂污染场地的修复问题,采用土壤气相抽提原位修复技术将包气带中的挥发性和某些半挥发性污染物抽出,使污染场地得以修复。根据场地条件及污染特性,确定修复系统的组成、运行。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修复8个月后,对主要污染物苯,在土壤中的去除率达95.2%~99.9%,在土壤有机废气中的去除率达80.7%。从实际工程应用说明土壤气相抽提技术是一种效果较好的修复技术,为类似污染场地原位修复问题提供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5.
以国家节水企业评价标准与其他类似节水指标为指导,结合芯片制造产业特征与台湾同类企业评价标准,总结提出针对芯片制造产业的节水评价指标.设计指标从总体用水,主要生产单元以及主要辅助单元三方面考察企业用水情况,其中主要生产单元用水作为重要考察对象,包括纯水制造单元和芯片制造线的清洗水回收.运用该指标对现有浦东典型企业用水状况...  相似文献   
176.
《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党的十九大后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第一个综合性规划,是多部门跨学科全区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范式。针对规划贯彻实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自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的7位专家进行了研讨。贯彻落实好《规划》,应准确把握规划的4个主要特点:布局上突出系统性和继承性;政策上突出战略性和协调性;实施上突出目标性和问题导向性;手段方法上突出科学性和针对性。处理好三大关系,即:生态系统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生态系统修复与生态补偿的关系,生态系统保护与用途管制的关系。解决八个关键问题:一是建设多元投融资机制;二是明晰主体责任;三是建立统一的综合性调查评价制度;四是构建适应生态系统修复的技术标准体系;五是建设生态系统保护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查询平台;六是探索因地制宜的生态补偿模式;七是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关系;八是开展《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177.
采用IMPACT 2002+方法对我国的乙烯行业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分析了包括原油生产、原煤生产、原料生产、乙烯生产和电力生产5个环节在内的13种污染物排放对乙烯行业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工业对不可再生能源原油的消耗,对温室效应、呼吸效应和水体酸化等的环境影响潜值最为严重.减少乙烯生产环节和原料生产环节(炼油过程)的SO2、NOx、CO2等气体的排放,以及原油开采过程的CH4逸放,是改善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同时,以石脑油为原料裂解乙烯工艺比以轻烃为原料制乙烯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要小.而煤制烯烃工艺对环境影响较大,仍具有一定改进空间.总体来看,经过近十年发展,我国乙烯行业对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尾气排放两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8.
王峰 《劳动保护》2023,(9):32-33
<正>为提升全民防灾减灾能力,护航高质量发展,助力平安亚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在做好“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区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常态化普查工作。“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一座城市抵御突发灾害的应对水平和化解能力,体现着这座城市的防灾减灾救灾的“韧性”。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围绕基层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救援力量单薄、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弱、应急预案不全等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薄弱环节,利用数字赋能,开发助力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筑牢安全稳定底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9.
裂隙岩体开挖后形成扰动区,随着时间的延长,应力和应变同时变化的这种流变现象确实存在,在刚性支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会恢复,且在强度恢复过程中应力和应变又同时变化,这种流变现象用一般的蠕变和应力松弛很难解释清楚,通过广义流变来研究不良地质裂隙岩体的稳定性和长期强度非常重要。首先,对广义流变特征、力学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将隧道开挖扰动区分为开挖破碎区(Excavation Fracture Zone, EFZ)、开挖损伤区(Excavation Damaged Zone, EDZ)和原岩弹性区(Inner Elastic Zone, IEZ),将峰后卸荷损伤区(Unloading Damage Zone, UDZ)和塑性流变区(Plastic Disturbed Zone, PDZ)合并为广义流变损伤区(Generalized Relaxation Disturbed Zone, GRDZ),重点探讨了不同裂隙岩体开挖扰动区岩石广义流变的工程物理意义;然后,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广义流变试验,得到裂隙岩体开挖扰动区岩石的广义流变特性;对比分析了单轴压缩、单轴拉伸和三轴压缩条件下广义流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