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文章基于尊重现实、兼顾未来的原则,采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库污染物普查排放量和有效的排污许可证所载明的污染物许可排放量进行合集的认可现实法作为测算投放总量的方法,并结合山西省排污权交易的实践,说明了在无法准确获取区域环境容量的情况下,通过认可现实法确定的投放总量能为排污权交易工作的开展确定可交易排污权的底数,有助于维持排污权的供需平衡,有利于排污权交易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应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负电离源串联质谱法分析了2014年6月采自京杭大运河水体41个样品中17 种全氟化合物,对其污染现状及分布进行了讨论,并对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大运河水体中的全氟化合物总浓度(∑PFCs)范围为7.4~153.5ng/L.PFCs含量有一个大致从南到北递减的趋势.大运河江南部分∑PFCs在杭州嘉兴河段处出现高值点.长江以北部分在德州地区出现高值点,南方大部分河段以PFOA为主导化合物,而在北方河段PFOA的主导性降低.对大运河沿途地区城镇化、经济水平与各地区大运河水体平均∑PFCs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港口污染问题主要是水域、大气和噪声三方面,本文针对性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4.
成都市境内外来物种福寿螺的危害现状调查及防治措施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外来物种福寿螺在成都市的危害现状、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管理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5.
利用HPLC-ICP-MS方法分析辽宁省西部河水及其沿岸地下水中溴化物、溴酸盐的含量,调查了溴化物、溴酸盐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大凌河和小凌河河水中总溴浓度范围20.5-364μg·l~(-1),和总氯浓度呈良好相关关系,由回归方程得到的Br/Cl比值分别为2.91和0.83μg·mg~(-1).大凌河该比值在雨水的范围之内,而小凌河该比值则町能受到岩盐溶解的部分影响.大凌河和小凌河河水中溴与氯浓度的相关性与自然界观察到的天然比值范围足相符合的,表明河水未受到溴的污染.细河河水和地下水总溴浓度范围26.6-4070μg·l~(-1),平均浓度1584μg·l~(-1),Br/Cl比值范围2.73-25.2 μg·mg~(-1).细河河水和地下水中的溴浓度明显高于浑河、蒲河和沈抚灌渠,平均Br/Cl比值高达12μg·mg~(-1),远非降水来源所能解释.细河浅层地下水中溴酸盐被检出的浓度存在两处超标情况,分别为31和15μg·l~(-1).浅层地下水中高溴离子浓度和具有强烈毒理效应的溴酸盐的存在对该地区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6.
选择我国主要电子垃圾拆解地清远龙塘-石角地区作为研究区,以14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化合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PBDEs化合物在龙塘-石角地区农田土壤中的含量、同系物组成及空间分布状况,分析了土壤TOC、土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等对农田土壤PBDEs含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清远龙塘-石角地区农田土壤中14种PBDEs化合物的总量平均为(19.0±20.1)ng·g-1(以干重计),明显低于来自路边、拆解中心、居民区等表土中的PBDEs含量.研究区农田土壤中PBDEs的空间分布与土壤TOC呈现出一致性特征,当去除TOC的影响后,作为点源的电子垃圾拆解地成为土壤PBDEs分布的关键控制因素.水旱轮作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在一个轮作周期内,当轮作为水稻且土壤处于淹水状态时土壤中的PBDEs含量最低.总体来看,农田土壤中的PBDEs动态受土壤水含量、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水旱状态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出不确定的变化特征.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土壤-作物系统PBDEs的行为研究进行了补充,并可为完善现有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年轮在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广泛分布,并且每年都会形成新的年轮。然而,目前对于滇西北高寒草甸草本植物年轮的存在及年轮特征的研究甚少,草本植物的年龄也基本未知。本文以滇西北高寒草甸的15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根次生木质部的年轮特征,测量了年轮宽度及导管参数。结果表明:11种植物具有清晰的年轮结构,60%的植物具有清晰或相对清晰的年轮边界。这些草本植物的生长期是从2012到2017年,平均年龄为3.8岁(2—6岁)。该地区的物种生活史缩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高山林线以上的环境胁迫导致的。在草本植物生长前期,主营养生长,草本植物的径向生长与气候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气候变化对高山草甸植被的影响直接作用于草本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中。高海拔地区光照充足,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使得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导水效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这也可能是对全球变暖的积极反馈机制。随着年龄的增加,草本植物为增加生存和繁殖成功的机率,会采取一系列自我保护措施,改变生活史策略,减少导管数量,同时减小导管的大小。  相似文献   
28.
黑龙江省森林景观的格局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INFO 8.01、ARCVIEW 3.2和基于ARC/INFO的FRAGSTATS 3.0软件,处理了1896年、1949年和1981年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分布图,并用所得到的斑块总面积、平均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斑块大小变异系数、平均斑块分数维和平均形状指数对黑龙江省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和各个斑块类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1896年到1981年黑龙江省森林景观的总面积急剧减少,斑块数量增多,斑块密度加大,平均斑块大小减少,斑块间的毗连程度减弱,但是斑块的形状逐渐趋于相对规则,斑块的边界趋于简单化,所有这些表明,森林景观逐渐趋于破碎化,其中以红松的破碎化最为严重.整个森林的景观多样性和景观类型分布的均匀性逐渐降低.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另一原因是近一个世纪的气候变化及森林群落的自身演替,但是同人类的干扰作用相比,作用很微弱.图5表2参19  相似文献   
29.
化学钝化修复是一种基于向污染土壤中添加稳定化剂,通过吸附、沉淀、络合、离子交换等一系列反应,使污染物向稳定化形态转化,以降低污染物的可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从而达到污染土壤修复目的的方法.磷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材料是目前常用的重金属化学稳定化剂.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该3类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效果、分子机理、应用实例、影响因素及其对土壤性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3类材料原位修复土壤重金属的长期稳定性及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0.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排污权租赁制度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得到实践.山西省虽然做了一些相关工作,但并没有实际开展排污权租赁.详细阐述了山西省和我国其他地区排污权租赁现状,指出了山西省开展排污权租赁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转变思路,"以租代买"、建设排污权自主定价租赁平台、出台《山西省排污权租赁管理办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