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根据低温供热堆选址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结合工程具体设计方案,对低温供热堆在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价,以作为审管当局决策的重要依据。低温供热堆在正常运行状态时,放射性气载流出物在大气中迁移和扩散及对公众的辐射剂量估算采用的是IAEA安全系列19号报告中给出的筛选模式(稀释模式);事故工况下保守考虑全堆熔事故作为选址假想事故,采用USNRC RG1.4中给出的最大可信事故(30d)的大气扩散因子计算方法,估算假想事故各时段的大气扩散因子。正常运行工况下,在半径1km的环形区域内烟囱排放和蒸发池排放叠加的最大个人有效剂量为7.84×10-6 Sv/a,小于本工程对公众的剂量约束值0.03mSv/a;事故工况下,两厂址所致公众个人(成人)在整个事故持续时间内厂址边界处(150m)最大个人有效剂量为5.66mSv,甲状腺当量剂量为7.43mSv,均小于《小型压水堆核动力厂安全审评原则(试行)》要求。低温供热堆在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对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影响均满足参考的相关标准要求,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2.
文中综述了国际国内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置方法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法规,针对中国核电站站堆型,研究分析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方法,并建议给出了适合于中国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策略,为中国核电站事故后污染场地的清理方法、土壤去污处理方法的选择明确方向,为修复活动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废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3.
为回收瓦厂坪铝土矿边角矿体并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本文基于简支梁、固定梁及两区约束理论,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瓦厂坪铝土矿采用旺格维利采矿法回收边角矿体时刀间矿柱的合理尺寸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刀间矿柱随采硐数目增加所受垂直应力和塑性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较合理的刀间矿柱尺寸为1.0 m,1.0 m刀间矿柱能够保护当前回采采硐,且靠近工作面的三到四对刀间矿柱部分发生塑性破坏,能起到临时支撑顶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废水、土壤活性污泥中筛选到2标絮凝剂产生菌。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鉴定,初步确定均属氮单胞菌属(Azomonas sp.)。将Azomonas sp.在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测定其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生。废水絮凝实验表明该菌种所产絮凝剂絮凝效果明显,可絮凝各种水溶液中的悬浮物质。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废水、土壤、活性污泥中筛选到2株絮凝剂产生菌。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初步确定均属氮单胞菌属(Azomonas sp.)。将Azomonas sp.在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测定其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活性。废水絮凝实验表明,该菌种所产絮凝剂絮凝效果明显,可絮凝各种水溶液中的悬浮物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珠江水系南盘江一级支流马别河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对马岭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上下游河段的生境特征与鱼类资源组成进行系统剖析。研究发现,马岭水利枢纽工程影响河段为典型的高山峡谷河段,水文水温变动规律明显,饵料生物资源主要以着生性藻类和底栖动物为主。工程影响河段共采集到22种鱼类,以喜流水性鱼类为主。坝上河段的优势物种为三齿华缨鱼、唇■、南方白甲鱼、云南光唇鱼,而坝下河段的优势物种为唇■、云南光唇鱼。相比之下,坝上河段的Mae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略大于坝下河段。  相似文献   
17.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方法在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e Distribution,SSD)能够依据不同物种对农药等胁迫因素的敏感度服从一定的累积概率分布,以统计形式将多种非靶标物种的实验室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获得物种对农药的敏感度差异,作为效应评估指标应用于农药风险评估。本文综述了SSD概念、方法原理、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进展,并以毒死蜱为例进行了数据分析。由此建议继续关注国际上对SSD及更复杂模型模拟研究进展,以便应用于我国农药环境风险评估,推动我国农药管理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空纤维膜无泡式供氧是一种新型活性污泥废水处理供氧方式,具有传氧效率高、无泡沫产生和能耗低的特点。本文对无泡式供氧的基本原理、传质过程、工艺设备、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发展前景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作一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8.0级地震共触发地质灾害13 759处,灾区39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达14.02处/100 km2。该文采用以上数据,探讨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区域性分布规律,着重分析了地震地质灾害与地震烈度、地层岩性、地形坡度及海拔高程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得出以下认识:1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发震断裂两侧30 km范围内,在区域上表现出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呈"带状"分布、沿水系呈"线状"或"串状"分布的特征;2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斜坡部位与微地貌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地震地质灾害多沿山脊线或分水岭部位高位分布;3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地震烈度呈正相关关系,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随着地震烈度等级的降低而降低;4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较软岩岩组和坚硬岩岩组内,在地震力作用下,软岩岩组内更容易引发滑坡灾害,崩塌多发育在坚硬岩组内;5在海拔1 000~1 500 m,斜坡坡度30°~50°区域范围内是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区,不同坡度范围内,地震地质灾害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发育类型。  相似文献   
20.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及膜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 ,结果表明 :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 CODCr、BOD5、NH3 -N、SS、E-coli、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 87%~ 98%、88%~ 99%、89%~ 98%、1 0 0 %、1 0 0 %、98%~1 0 0 % ,实验出水水质稳定 ,宜于回用。聚丙烯膜比聚砜膜具有更好的出水量和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