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稻田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后季麦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稻麦轮作系统为对象,研究水稻生长季基肥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后季麦田N2O排放及年轮作系统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化肥处理)相比,施用菜饼加化肥(菜饼处理)对后季麦田N2O排放量无影响;施用小麦秸秆加化肥(小麦秸秆处理)导致后季麦田的N2O排放量减少15%;施用牛厩肥加化肥(牛厩肥处理)和猪厩肥加化肥(猪厩肥处理)分别增加29%和16%就稻麦年轮作生长季总体而言,菜饼、牛厩肥和猪厩肥处理稻麦生长季N2O排放总量较化肥处理分别增加6%、17%和7%,然而,小麦秸秆处理N2O排放总量减少16%.20a或500a时间尺度上各处理稻田CH4排放和该轮作周期水稻和小麦生长季N2O排放的总GWP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菜饼处理>小麦秸秆处理>牛厩肥处理>猪厩肥处理>化肥处理或菜饼处理>牛厩肥处理>猪厩肥处理>小麦秸秆处理>化肥处理.单位产量的GWP以作物残体处理最高,农家肥其次,化肥处理最低.因此,稻田基施不同种类有机物料都相应地增加稻麦轮作系统CH4和N2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202.
半干旱草原地-气温室气体交换速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点介绍采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测定低交换速率的半干旱草原地 -气间温室气体交换速率的采样分析系统的配置及操作 .将静态采样箱置于采样点 ,用 50 cm3或 100 cm3的塑料注射器现场取样 ,转存于气袋中并送到实验室分析 .用改进了的进样系统并装有 FID和 ECD的气相色谱仪 ( GC)分析其中的 CH4、CO2 和 N2O浓度 ,计算出地 -气痕量温室气体的交换速率 .对内蒙古羊草草原、草甸草原 N2O、CO2 和 CH4交换速率日变化规律实测结果分析表明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  相似文献   
203.
河北廊坊地区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与来源追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河北省廊坊地区大气污染水平、变化特征以及污染物来源,2009年7月—2010年6月对该地区大气中NO、NOx(NOx=NO+NO2)、O3、SO2和PM10进行了连续在线观测,并用统计方法和后向轨迹模拟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污染物NO、NOx、SO2和PM10浓度具有相似的季变化和日变化,冬季浓度最高,季节日均值分别为(57±53)、(127±84)、(69±340)和(181±129)μg/m3;二次污染物O3夏季浓度最高,日小时均值最高值季节日平均为(99±39)μg/m3。一次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呈早晚双峰型,冬季,变化幅度最大;二次污染物日变化为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午后。夏季受东南气流影响,往往造成该地区O3超标;冬季,廊坊和天津污染具有较高一致性,出现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廊坊地区大气污染除受本地排放影响,还受到周边地区污染物输送的影响,其在京津两大城市间对大气污染的缓冲作用也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204.
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金属元素的粒径分布和垂直分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于2004年9月分别在北京325m气象塔的8m,80m和240m处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中金属元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Fe,Al,Mg,Ba,Sr和Zr在3.3-5.8μm的粒径范围出现峰值,K,Pb,As和Cd在0.65-1.1μm的粒径范围出现峰值,Zn,Sn,Cu和Ni在0.65-1.1μm和3.3-5.8μm的粒径范围出现双峰; Na,Mn,V在各粒径分布比较均匀.Al,Ca,Fe和Mg等地壳元素的浓度在80m处达到最大值,K,Pb和As等污染源排放的元素的浓度垂直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205.
北京大气中CFC-11的浓度观测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几年大气中CFC的浓度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了迅速变化,考虑到CFC浓度变化对平流层臭氧和全球变暖的影响,采用两步深冷冻浓缩自动进样系统,配以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对北京大气中的CFC-11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1999~2003年CFC-11的浓度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形态,峰值出现在7~8月,月平均浓度最高值为1149.5±531.9×10-12(体积分数);谷值出现在春季的3~5月份,月平均浓度最低值为487.5±131.5×10-12(体积分数);北京大气中CF-11年平均浓度在观测时间段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995~1998年增长较快,平均增长率为17.9%,1999年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为10.7%,平均浓度是Mauna Loa全球基准观测站观测到大气本底CFC-11浓度的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