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环糊精对硝基苯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硝基苯的生物降解过程,探讨了在降解过程中加入环糊精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糊精可以提高降解菌对硝基苯的耐受浓度,缩短降解菌的停滞时间,促进降解菌的生长,加快硝基苯的降解.这种作用与环糊精和硝基苯的浓度有关,硝基苯浓度高于降解菌的耐受浓度时影响更为显著;环糊精浓度越高,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2.
取代苯对人体细胞的定量结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微核实验,测定了 36 种取代苯类化合物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并构建了遗传毒性与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 QSAR 模型.结果表明,有 34 种化合物显著地导致了微核的产生,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遗传毒性的大小与分子结构描述符辛醇-水分配系数(MlogP)、x 轴主惯性矩(Principalx)、γ 极化率[Polar(γ)]等存在良好的结构-活性相关关系,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 R2 =0.718,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可用来预测取代苯类化合物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23.
南京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源识别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C、GC-MS等方法,研究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夏、冬季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来源,并对不同功能区的PAHs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各功能区气溶胶中PAHs总量在19.73~497.40ng/m3之间,且冬季高于夏季,细颗粒中含量高于粗颗粒.通过一些特征标志PAHs的比值,可判断夏季各功能区的PAHs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主要是柴油型)的排放,冬季则为汽车尾气和燃煤污染.采用苯并(a)芘(BaP)及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E)来评价5个功能区气溶胶中PAHs的污染状况,夏季除交通干道超过国家标准(BaP,10ng/m3),居民区细颗粒中略超过居民区标准(BaP,5ng/m3)外,空气质量良好.而冬季各功能区PAHs基本上均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124.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105种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发光菌、四膜虫、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QSAR模型.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主要是由2个过程引起,化合物首先穿透细胞膜,然后与机体发生反应.讨论了生物种的种间和种内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与生物的脂肪含量有关.化合物分成了3类,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和反应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比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毒性要高,反应型化合物毒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5.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92,自引:13,他引:79  
通过基质磷素等温吸附、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实验,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7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效果和影响因素,并评价了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风险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上述基质磷素吸附过程,其磷素理论饱和吸附量依次为矿渣>粉煤灰>蛭石>表土>下蜀黄土>沸石>砂子.磷素的净化能力依次为矿渣>粉煤灰>蛭石>表土>下蜀黄土>沸石>砂子,模拟污水磷素净化实验也证实矿渣、粉煤灰、蛭石净化磷素污染效果较好,表土和下蜀黄土次之,沸石和砂子净化磷素污染效果较差.矿渣和粉煤灰等钙素含量较高的碱性基质,影响磷素吸附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基质的全钙含量,碱性条件下,基质全钙含量越高,其吸附的磷素越多,净化磷素污染的效果越好.砂子、沸石、下蜀黄土、黄褐土和蛭石等活性胶体氧化铁铝含量较多的中性基质,影响其磷素吸附净化效果的主导因素是其胶体氧化铁的含量,胶体氧化铁能促进基质吸附磷素效应,提高磷素净化能力.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实验也表明:除砂子基质磷素释放比例较高以外,其它基质磷素释放的比例很低,加强人工湿地基质的管理,上述人工湿地基质一般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6.
水生植物总氮测定中两种消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净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组织中氮、磷的含量是考察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经典的Kjeldahl(凯氏)消化法和H2SO4—H2O2消化法测定了人工湿地植物体中总氮含量,分析了两种消化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总氮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应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适宜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7.
靳立军  王连生 《环境化学》1999,18(2):127-130
本文研究了反应性化合物取代苯甲醛衍生物对大型蚤的48h急性毒性,建立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探讨了其毒性作用机制,发现其毒性主要取决于苯环上取代基的Hammett电效应常数。模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8.
优势菌处理高浓度苯胺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叙述了从自然界分离选育出能降解苯胺的优势菌种,经人工驯化,构建出具有高效降解性能的微生物体系的试验过程,研究确立了优势菌———活性污泥组合技术工艺,并成功地将其用于含苯胺类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9.
优势菌处理高浓度苯胺工业废水的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从自然界分离选育出能降解苯胺的优势菌种,经人工驯化,构建出具有高效降解性能的微生物体系的试验过程,研究了确立优势菌-活性污泥组合技术工艺,并成功地将其用于含苯胺类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0.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仪是七十年代后期西德久利切皮毛化学研究所根据光学光谱仪的基本原理改进而成的,能用于大气“原位”测量的一种分析仪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技术在城区环境调查、背景值测定以及排放源测定等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则是由瑞典环境保护研究所和卢顿大学合作,于八十年代初共同开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