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1142篇
基础理论   313篇
污染及防治   334篇
评价与监测   13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842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生活垃圾组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垃圾的组成和性质是垃圾资源化的重要依据,决定着资源化的途径。以武汉市长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生活垃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其在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间各组分的变化情况,得到4个主成分;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垃圾含水率、灰分比例与主成分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模型。该模型可预测垃圾渗滤液、飞灰的产量,为生活垃圾填埋场与焚烧厂的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2.
针对规模化猪场粪污特点,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干湿分离,生物制肥,厌氧+A2/O+UF+光催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设计及其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废水中COD、BOD5、TP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98.75%、98.34%、96.67%和95.21%,出水水质能够稳定在ρ(COD)为63.282.32 mg/L、ρ(BOD5)为31.282.32 mg/L、ρ(BOD5)为31.243.2 mg/L、ρ(TP)为1.543.2 mg/L、ρ(TP)为1.52.5 mg/L、ρ(NH3-N)为11.22.5 mg/L、ρ(NH3-N)为11.218.4 mg/L。出水水质满足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处理后的水可全部用于厂区农业灌溉;生物制肥工艺运行稳定,年产有机肥2600 t,利润50余万元。粪污治理工程综合效益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33.
934.
采用内置铁炭微电解协同UASB-SBR联合工艺处理某厂实际印染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分别采用市售和自制铁炭协同UASB-SBR联合工艺,SBR出水ρ(COD)稳定在100 mg/L左右,色度<40倍;使用自制铁炭微电解材料对SBR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最终出水COD及色度分别达50 mg/L及10倍以下。  相似文献   
935.
针对二级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的需要,对进水水质达到一级B或者劣于一级B,但优于二级标准的污水进行脱氮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滤速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硝化效果有积极影响,但不宜超过10 m/h,在低进水有机物浓度下,滤速在512 m/h时不是反硝化效果的限制因素。要取得良好的硝化效率和出水水质,硝化池的溶解氧应控制在3.5 mg/L左右,进水氨氮负荷应控制在0.48 kg/(m3·d)以下。  相似文献   
936.
画廊     
  相似文献   
937.
938.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通过研究新发展阶段需求,分析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指出在职能转变、“减污降碳”、“真、准、全”等方面距离深入治污攻坚要求存在的差距,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研究提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实质、重要基础以及关键突破口,为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9.
火烧迹地是描述森林燃烧最重要的信息之一,也是碳循环扰动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参数。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火烧迹地产品的解译标志和模型算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往研究主要侧重于火烧迹地提取模型算法开发,忽视了复杂地形下阴影、纹理等细节特征的作用,限制了人们对火烧迹地的准确提取和科学评估。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对火烧迹地信息提取改进途径的展望,基于模拟真实地表的DEM参数,优化地形校正效果,建立阴影校正植被指数;明确灰度纹理产生的条件,尝试建立颜色空间和灰度纹理映射方案,实现颜色纹理的定量解译;耦合阴影校正植被指数与颜色纹理,希望减少对小面积火点的遗漏和混淆信息误判,基于高分卫星数据实现长时间序列高精度火烧迹地信息提取,对探讨全球火烧迹地产品研发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940.
董涛  王振龙  金菊良 《灾害学》2020,(4):222-227
为进一步处理旱灾风险子系统及其中指标的发展趋势问题,在计算评价样本的指标数联系数、指标值联系数和平均联系数的基础上,引进五元减法集对势判断子系统风险趋势并诊断风险脆弱性因子,建立敏感性-适应性、脆弱性-危险性子系统风险矩阵链式传递得到旱灾风险等级,提出了基于风险矩阵和五元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旱灾风险链式传递诊断评估方法,并应用于济南市。结果表明:济南市旱灾风险等级自1999-2005年呈逐年降低趋势,干旱趋于改善,其中2002年旱灾风险等级为4级(较强),其危险性子系统风险状态处于反势,其他年份逐年改善且子系统风险状态基本处于均势或同势。用五元减法集对势识别出了影响济南市旱灾风险等级的主要因子有森林覆盖率、城市日用水量、水库调蓄能力、城市水资源协调能力、降雨量,它们是济南市旱灾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监测或调控的对象。上述风险矩阵和五元减法集对势耦合的旱灾风险链式传递诊断评估方法可为准确判别资源、环境、生态等复杂集对系统所处状态及总体发展趋势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