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310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建立了运用Thermo Gallery水质多参数分析仪直接测定水和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利用Gallery水质多参数分析仪精确控制显色时间,将显色终点吸光度减去显色过程某一时刻的吸光度的差值与样品浓度建立定量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样品本身作为分光光度分析的参比,最大限度扣除了各种背景的干扰。在选定的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9 mg/L,测定地表水和废水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9%和0.68%,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99.6%。  相似文献   
382.
为了获得吉林省某地含砷日遗化武造成的污染区域土壤的准确环境背景值,本文将土壤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数转换,绘制概率累计分布曲线图,并根据曲线的拐点,解析出未明显受到污染的部分,然后根据砷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剔除异常值,计算出该地区土壤砷元素的环境背景值为1.46~11.60mg/kg,并通过对比分析印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研究得到的土壤砷元素环境背景值可以作为评价和修复该地区砷污染土壤的基础数据,也可为复杂污染源造成污染土壤的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383.
典型污染场地土壤农药含量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华北某农药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中农药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污染物组分P受母质、土壤质地等结构性因素影响,空间相关性强;对硫磷、甲拌磷、甲磺隆以及氯氰菊酯的空间相关性适中,人为因素贡献较大;研究区内农药污染严重,且污染程度、扩散方式与距离污染源的距离以及积水流动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384.
环境保护违法成本低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尚未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评估体系。开展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形成"调查-评估-诉讼-赔偿"的工作模式,让违法者赔偿环境损害的全部成本,可以从源头和制度上遏制环境污染违法。结合某市的危险废物存储及倾倒事件具体实例计算了环境污染损害数额。提出了对企业法人终身环保责任追究和终身环境损害赔偿、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和信托基金、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制度体系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85.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中有机锡污染物浓度及形态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大宁河和小江回水区为研究区域,于2013年5月采集地表水样,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方法测定水样中丁基锡和苯基锡浓度,分析该时期库区支流水环境中有机锡污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大宁河和小江表层水体同时检测到内分泌干扰物三丁基锡(TBT)、三苯基锡(TPh T)及它们的降解产物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和一苯基锡(MPh T)、二苯基锡(DPh T).大宁河和小江苯基锡污染均以MPh T为主,但大宁河丁基锡污染以MBT为主,小江丁基锡污染以MBT和DBT为主.除大昌监测点有新近的TBT输入外,大宁河和小江水体中的TBT和TPh T输入均有一段时间,且发生了明显的降解.  相似文献   
386.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了饱和水分(100%田间持水量)、非饱和水分(60%田间持水量)和干湿交替处理3种土壤水分条件,以及添加和未添加凋落物2种处理,研究了若尔盖泥炭土CH4排放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以及凋落物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和凋落物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对泥炭土CH4排放均有显著影响.相对于非饱和土壤水分,干湿交替促进了泥炭土CH4排放,而在持续的饱和水分条件下,泥炭土CH4排放量最高.凋落物添加促进了泥炭土CH4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饱和水分条件下,泥炭土CH4排放对凋落物添加响应最为迅速,干湿交替次之,非饱和水分条件下的响应最慢.  相似文献   
387.
针对实际运行条件下,国内生物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NO、CO排放研究不足,排放现状不清晰等问题,在天津地区选择了6台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固体燃料锅炉,在测试中燃烧其常用燃料,采用烟气分析仪Testo350对锅炉展开了气态排放研究,重点研究了其中5台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锅炉在不同燃烧负荷下,NO和CO的排放情况,以及另1台捆烧式锅炉在正常工况下的排放情况。测试结果表明:6台生物质锅炉的NO排放浓度均在180 mg/m~3以上,CO排放浓度均高于500 mg/m~3。其中,3台炉型的固体成型燃料锅炉随着燃烧负荷的增大,NO排放浓度降低CO浓度升高,燃烧负荷控制在75%~80%可相对减少气态污染物NO、CO的排放,其余2台炉型NO、CO排放浓度随燃烧负荷的增大变化趋势与前3台相反,且燃烧负荷控制在95%左右为优;捆烧式锅炉NO排放浓度最低为182.9 mg/m~3,但CO排放浓度却高达2 243.6 mg/m~3。研究结果可为用生物质固体燃料锅炉的实际运行提供参考,从而优化生物质固态燃料的燃烧和排放。  相似文献   
388.
赵固一矿选煤厂面对严峻的煤炭形势,针对“如何降低成本投入,如何使产品站稳市场,如何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行思考,从强化煤质管理,立足市场和在成本管理上精控细管,探讨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危中求机,实现企业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389.
沉淀酵母菌对Pb(Ⅱ)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应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沉淀酵母菌对Pb(Ⅱ)的吸附机理.从扫描电镜图片可以看出,吸附Pb(Ⅱ)后沉淀酵母菌细胞发生变形,细胞之间相互粘连;能量分析谱证实Pb(Ⅱ)与细胞表面的K进行了交换吸附;比较吸附Pb(Ⅱ)前后沉淀酵母菌的红外光谱可以发现,糖醛酸COOH基团C-O伸缩振动蓝移了13.59cm-1,C=O伸缩振动红移了5.42 cm-1,N-H伸缩振动峰红移了4 cm-1,C-O伸缩振动蓝移了2.86 cm-1,说明了COOH、C=O、C-O、N-H为沉淀酵母菌吸附Pb(Ⅱ)的主要活性基团.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一步证实了吸附后Pb(Ⅱ)主要同N、O、P等元素形成配合物.沉淀酵母菌对Pb(Ⅱ)的吸附是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0.
利用江浙沪地区1644~1949年洪涝灾害数据库,基于年受灾县次,对该地区历史重大洪涝灾害年进行了辨识,并以历史重大洪涝灾害为情景,对其重现于2010年的人口和GDP物理暴露量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按受灾县次划分,1644~1949年江浙沪地区重大洪涝灾害频率在50~100年一遇的为1670年、1683年、1804年;100~300年一遇的为1823年、1849年;300年一遇的为1931年;(2)重大洪涝灾害暴露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地区;(3)6次重大洪涝灾害情景下,人口物理暴露量基本超过2010年该区人口总量的40%,而GDP物理暴露量则几乎超过了其总量的50%;(4)江苏受灾最为明显,上海受灾幅度波动最大,尤其是在100年一遇洪涝灾害前后受灾影响差距很大,浙江受灾影响相对稳定;(5)该区人口、GDP物理暴露量并不一定与受灾县次呈典型的正相关关系,可能与其人口、经济分布格局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