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310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环境标准中测定固定源废气中铅是用硝酸-过氧化氢溶液消解滤筒,而镍、镉是用硝酸-高氯酸溶液消解,在监测过程需要采集不同的滤筒,致使整个监测过程成本较大,耗时较多.本文集中研究了可以用于同时测定这三种金属元素的消解液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氢氟酸-高氯酸-硝酸体系用来消解滤筒测定这三种元素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检出限分别为0.430 μg/m3(铅)、0.065 μg/m3(镉)、0.054 μg/m3(镍),各元素回收率在95.4%~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522.
La-腐殖酸/Al_2O_3凝胶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氟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腐殖酸钠为原料,采用凝胶聚合法制备La-腐殖酸/Al2O3凝胶复合物(标记为LHAGC).用N2吸附-脱附试验,XRD,SEM,IR表征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LHAGC对水中F-的吸附性能以及吸附饱和LHAGC的再生方法.试验结果表明,LHAGC对F-等温吸附数据与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拟合较好,最大吸附容量为219.30 mg·g-1,吸附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着吸附速率;在p H值为5~11时,F-吸附率较高;当水中Cl-、NO-3、SO2-4、HCO-3或PO3-4以F-质量浓度的15倍存在时,F-吸附率仍能达到94%以上,LHAGC表现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将F-吸附饱和的LHAGC用浓度为10-1mol·L-1的Na OH溶液进行脱氟,再用Al Cl3溶液将脱氟后LHAGC表面中和至p H值为5时所获得的再生吸附剂,再生率可达96.08%,由此表明LHAGC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3.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对镧(La)胁迫下牧草生理响应的调节作用,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300μmol·L-1LaCl3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a胁迫下,喷施50μmol·L-1SNP显著提高了黑麦草根尖和叶片中NO的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P)和地上部K、Ca、Mg、Cu、Fe、Zn、Mn及根系K、Ca、Mg、P、Zn、Fe含量显著提高;叶片胞间CO2浓度(Ci)、非光化学猝灭(NPQ)及地上部La、P和根系Mn含量明显降低.表明NO可通过改善叶片光合活性,维持矿质元素平衡,从而缓解La胁迫对黑麦草光合作用的抑制.  相似文献   
524.
以高碘酸钾为氧化剂,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在pH为10.0的缓冲溶液中,高碘酸钾-酚-4-AAP显色体系于510 nm处有最大吸收,在0.1~12.0 mg/L酚质量浓度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 7),摩尔吸光系数为1.3×104L/(mol·cm),比常用的铁氰化钾显色体系灵敏度高/且颜色稳定时间长。此外,高碘酸钾溶液稳定、无色,有利于降低空白值。本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的挥发酚,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9%。  相似文献   
525.
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68项有机指标分析方法的不足,概述其分析方法整合优化的研究现状,并归纳总结目前地表水中68项有机指标的最新分析方法,结合经典分析方法,将68项有机指标的分析方法由40余种整合为20种。  相似文献   
526.
采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加热、在碱性条件下用过氧化氢氧化海水中的三价铬,优化了极谱法测定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20μg/L,加标回收率为82.8%~105%,相对标准偏差5%,且对有证标准样品测试的结果符合准确度要求。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准确等特点,适用于海水中总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527.
株洲市某交通干道夏季细颗粒物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夏季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选取株洲市某交通干道附近,对其环境细颗粒物进行连续测量,并统计干道的车流量。实验结果表明:环境中的细颗粒物数浓度呈双峰分布,峰值一般出现在9.47~17.5、98.2~121.9 nm粒径段,晴天和雨天不同粒径段的细颗粒物数浓度的波动性不一致,降水过程对细颗粒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结合所观测的机动车流量和所排放的细颗粒物粒径谱,分析其与细颗粒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初步判断该环境中爱根核模态的细颗粒物来源于机动车排放。  相似文献   
528.
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件处于高发期,针对环境应急监测时效性强的特点,用便携式GC-MS快速测定大气中23种VOCs,探讨大气中VOCs测定在环境空气污染应急溯源中的应用。该方法在20.0μg/m3~3 200μg/m3范围内线性良好,按采样1 L计算,方法检出限为2.6μg/m3~9.4μg/m3,加标回收率为91.3%~103%,测定结果的RSD≤10.5%。将该方法用于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事件大气中VOCs的快速测定,通过对照企业特征污染物名录,能快速锁定污染源头。  相似文献   
529.
地表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能很好地反映气候变化.基于2000~2016年MODIS NDVI逐月数据及同期内格点降水和气温数据,探讨了安徽省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安徽省NDVI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全省平均增速为5.7~ 11.3×10-3/a,其中,旱地增长较快,阔叶林和灌丛增长较缓.时间上,除水田外,10月至翌年3月具有显著增加趋势,6~9月增加趋势不明显.空间上,皖南山区、江淮之间大别山区和淮北平原增长较快;(2)各种植被类型月均NDVI与气温或降水具有相关性.且NDVI均为与前一个月的气温或降水相关性最高的时滞特点;(3)像元尺度NDVI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较大,其中正相关达到0.01显著性水平的面积占92.2%.而与降水的偏相关性较小,其中正相关达到0.01显著性水平的面积仅占8.2%.月尺度NDVI的驱动类型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驱动型占75.0%,降水气温共同驱动型占15.3%.研究结果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30.
黄河入海口水质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入海口2004-2011年的水质进行评价与预测,采用灰色聚类法分析水体DO、CODMn、NH3-N 3项指标,总结水质年均变化情况.建立水质GM(1,1)灰色预测模型,用实际水质指标值检验其精度,并用此模型预测未来4年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4-2015年期间,黄河入海口水质在2004-2007年波动较大,但将越来越好,CODMn、NH3-N呈下降趋势,DO、达标率呈上升趋势,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水质变化原因以期对黄河入海口水质分析预测与水体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