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1.
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改革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三方治理是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有效模式,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创新的重要内容。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内涵不清晰、理论架构未建立、关键问题待突破、政策路径不明确等问题,系统设计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改革路线图是当前迫切的现实需求。本文在对第三方治理内涵的解析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中心公共经济论、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理、规模经济及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架构,综合分析第三方治理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制。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梳理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政策演进情况,并立足于我国环境公用设施建设和企业工业污染治理领域第三方治理的发展现状,剖析成效及问题,提出构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环境监管体系、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市场价格体系和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的政策机制改革框架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12.
采用天然石灰石做脱硫剂,在固定床上进行硫化氢高温脱除的试验研究,考察了脱硫剂粒径、反应温度、气速及高温煤气中H2对石灰石脱硫性能的影响,同时还用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脱硫剂的物相组成和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脱硫剂的粒径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很大,0.38~0.83 mm的石灰石脱硫效果最佳;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比较复杂,最佳的操作温度为850℃;气速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较明显,脱硫剂的穿透时间随气速的减小而加长;H2对脱硫过程起阻碍作用,气速越小,这种阻碍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513.
进行了不同比例铬污染土壤与餐厨垃圾混合堆肥实验,分析了堆肥过程铬形态的变化、浸出液毒性以及种子发芽指数.结果表明,堆肥实验后,堆肥物料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铬含量逐渐减少,最多可分别减少82.6%和72.69%,有机结合态的铬含量明显增加,最大增幅为106.58%;堆肥物料浸出液铬的浓度低于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  相似文献   
514.
以农林废弃物橘子皮(OP)为原料,经氢氧化钠皂化处理,得到了改性橘子皮生物吸附剂(MOP),并将其用于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浸泡时间对改性产物产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化学耗氧量、比表面积、Zeta电位的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橘子皮皂化改性的机理.结果表明,橘子皮用0.2...  相似文献   
515.
中国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本文基于广义费雪指数(GFI)方法,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 2000-2008年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该方法较之拉氏指数和D氏指数分解法,克服了它们的缺点,更好的消除了分解的残差项,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倒“U”型,并且其抑制作用当前有增强趋势,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依然微弱.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难以抵消由经济发展拉动的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增长.本文得到当前能源效率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正逐渐增强,而能源结构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依然微弱,这与以往的结果不同.为了考察各种因素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的长期规律性,本文首次拟合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瞬时变化率特征,进一步反映出各影响因素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16.
房景燕  兰石  田犀  刘文 《四川环境》2009,28(6):54-57
简要介绍了含钒废渣生产五氧化二钒的工艺,阐述了沉钒废水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陈述了两种工艺沉钒废水的主要成分及浓度,分析了共性和特性。并针对不同的生产方法及沉钒废水的性质,分别选择制定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案,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17.
染料化合物光催化氧化降解中氮元素行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含氮染料化合物的降解过程中,不同结构氮的降解过程是不同的,其中偶数结构与非偶氮结构存在很大差别。实验中发现,在相同的TiO2/UV条件下光解,非偶氮结构染料的降解体系很快有NH4^ 离子和NO3^-离子产生,而在偶氮结构染料的降解物中却没有二者生成。并通过实验证明,体系中产生的NH4^+是染料降解的中间产物,而NO3^-则至少有两条生成途径。  相似文献   
518.
耦合InVEST与GeoSOS-FLUS模型的桂林市碳储量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量化桂林市碳储量并快速评估分级保护措施对区域碳储功能的影响,耦合InVEST模型碳储存模块和GeoSOS-FLUS模型,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不同情景未来土地预测结果,对2000~2040年桂林市域范围六区十一县市内的碳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桂林市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总碳储量分别为554.02×106t,553.58×106t,550.21×106t,呈现“逐年下降”的变化态势.同时,受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桂林市域各区县的碳储水平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碳储量整体表现为“西北、西南及东部较高,东北、东南及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将桂林市碳储量高值区确定为碳储资源的优先保护区域,与自然变化情景相比,资源保护情景下桂林市林地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受到限制.采取资源保护措施后,桂林市2040年总碳储量达到552.16×106t,较2020年增加了1.95×106t,中低密度碳储区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区域固碳能力大大增强.该研究结果可为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也可为碳储资源精准保护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19.
主要针对纳入四川省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重点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治理现状进行研究。挥发性有机物是臭氧破坏的主要来源,也是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纳入综合治理重点的41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现状进行了现场调研、数据收集和分析。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改进生产工艺或末端治理控制VOCs排放的企业占51.2%,2018~2020年使用低(无)VOCs清洁原辅材料替代在37.99%~47.41%。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意见建议。为四川省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