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通过冷却水在冷却水管内流动过程中的热力学研究,对传统的负热源的方法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套新的有限元算法,并依据该有限元算法编制了一套完整的温控仿真程序。通过某工程的温控仿真计算,为本有限元算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工程依据,该算法对冷却水管的仿真模拟而言,具有仿真效果好、操作简单、灵活易调整、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长阳县丹水撇洪渠右岸边坡沿途多处有变形严重的现象,研究其稳定性对确保渠道安全有重要意义。综合应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分析和评价了该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分析表明,局部边坡段在各种工况下整体稳定性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并提出了有关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田斌  刘兴德  刘伟 《安全》2015,36(z1):32-34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新举措。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对校园安全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加强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创新管理手段进行校园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服务水平,为学校师生员工营造和谐、有序、整洁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鄂西清江古树包滑坡灾害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田斌  童富果  徐瑞春 《灾害学》2003,18(2):48-52
根据古树包滑坡体的地质背景及工程地质特征,对影响滑坡灾害形成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探讨了该滑坡灾害形成的机理,为今后工程建设中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陶瓷基底上,先用化学方法,再用电化学方法两步聚合制备导电聚吡咯(PPy)薄膜。研究了施加电流和聚合时间对PPy导电薄膜电导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步聚合法和化学方法对PPy导电薄膜组织的影响,并对两步法在陶瓷和Al2O3基底上制备PPy导电薄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两步聚合方法制备的PPy导电薄膜的电导率随着施加电流的增大和聚合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提高;两步法制备PPy导电薄膜的组织较仅用化学方法制备PPy导电薄膜的组织要致密连续;陶瓷基底上PPy薄膜较均匀,而Al2O3基底上PPy薄膜较疏松且不连续。  相似文献   
16.
湿法脱硫技术问题及脱硫效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原理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并对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粉胶比对沥青混合料安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出合理的、适合大兴安岭通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粉胶比,选用大兴安岭本地石材、大庆AH-130基质沥青,按密级配AC-16Ⅰ上限配比,通过标准马歇尔、浸水马歇尔、车辙、小梁低温弯曲等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沥青用量OAC为6.0%,沥青混合料的抗水侵性能满足要求;在同一油石比的条件下,随着粉胶比的增大,动稳定度有显著增大的趋势,但当粉胶比超过1.0时,增长趋势逐渐缓慢,并且在粉胶比达到1.3之后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随着粉胶比的逐渐增大,弯拉应变有增大的趋势,粉胶比在1.0-1.1左右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弯拉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8.
徐亚伟  田斌 《安全》2015,36(z1)
本文将国内外新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积极探索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高校安保工作中的可行性,初步构建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新型高校安保模式,以期能为我国高校安保工作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消防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安全检查是做好消防工作重要手段之一,消防安全检查是否到位,关系到隐患能否及时清除,能否保护好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学校整体的安全稳定。当前高校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中仍然面临检查制度不完善、组织体系不健全、查找隐患不规范、隐患整改不及时,特别是监督检查人员对校园空间检查内容不了解、指标不明确、专业知识匮乏、检查技能不强等诸多问题。针对高等学校特点,建立健全高校消防安全检查运行体制机制,研究制定适合高校的消防安全检查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对做好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