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亚硫酸铵作为吸收剂进行氨法烟气脱硫模拟实验,主要考察了吸收液进塔pH值、液气比、吸收液浓度、进口SO2浓度、进口烟气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了适宜的操作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72.
二株假单胞菌的疏水性及其对菲的降解能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到 2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细菌GF2和GF3,初步鉴定均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 monas)细菌 .根据细菌在烃 -水两相体系中的细胞数量研究了GF2和GF3菌株的表面疏水性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同时对GF2和GF3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降解菲的效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GF2和GF3表面疏水性随培养时间、温度及pH值的变化而变化 ,GF3的疏水性 ( 74 8% )大于GF2 ( 5 8 6 % ) .在 2 5℃下培养 7d ,GF2和GF3对菲 ( 2 5 0mg·L-1)的降解率分别达到 85 6 %和 10 0 % .  相似文献   
73.
安阳市环境空气中TSP、PM10 污染水平及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3个功能区2002年4月—12月环境空气中TSP、PM10的监测结果,了解了不同月份和不同功能区TSP、PM10的污染水平及相关性,TSP与PM10比值分析结果表明,TSP、PM10质量浓度差别不大,存在相关性。通过分析安阳市环境空气中TSP月变化趋势,得出PM10和TSP的污染状况相近,都是春季最重,冬、秋季次之,夏季最轻。  相似文献   
74.
通过水热法分别制备掺杂Zr、Sb、Sn和Si的Mn-Ce/石墨烯(Mn-Ce/GR)催化剂,考察了其在低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过程中对NO_x的去除效率和抗SO_2中毒性能。结果显示,掺杂Zr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在120℃时,其NO_x转化率和N_2选择性分别达到97.26%和98.97%,且当进气中SO_2的体积分数为200×10~(-6)时,其抗硫性明显优于掺杂其他3种元素的催化剂,原因是硫酸盐在掺杂Zr催化剂表面的沉积速率有所减缓。通过Raman、XRD、HRTEM、SEM、BET、XPS、FT-IR、H_2-TPR以及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掺杂Zr的Mn-Ce/GR新鲜催化剂和失活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发现,SO_2对掺杂Zr催化剂的毒化作用主要有4个方面:Oα大量减少,还原能力减弱;活性组分CeO_2含量减少,储氧能力减弱;催化剂表面Zr含量减少,酸性位点减少;硫酸盐和硝酸盐在催化剂表面大量沉积,减少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75.
船舶设备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设备维修系统设备维修的人为失误环节和船员失误分析模式以及轮机管理人员具有明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隐感知设备的故障趋势等特点,实施有效管控措施。结合航运市场特性,基于设备可靠度,提出风险性和经济性的维修方式策略,可大幅提高航运公司的安全航运水平和经济效益。利用维修系统的信息流,建立了船舶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整合设备运行状态、船员的综合素质状态及组织管理信息,以便于阻断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链,提高航运公司的船舶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76.
程滨  盛樱子  张慧 《环境工程学报》2014,(11):4695-4700
研究了单级垂直向上流(vertical up-flow,VUF)和单级垂直向下流(vertical down-flow,VDF)潜流式人工湿地组合在不同进水负荷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效果。结果表明,VDF-VUF人工湿地组合是最优的两级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组合,在进水负荷(C/N=5)条件下其可以达到最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COD和TN的去除率都受到了季节变化、湿地系统组合变化以及两者的综合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TP的去除仅受到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P<0.05);TOC去除率仅受到湿地系统组合和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7.
利用臭氧将烟气中溶解度较小的NO氧化成NO2,再结合尿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吸收脱除臭氧氧化产物,重点考察了O3与NO反应的摩尔比、进口NO浓度、烟气中SO2浓度和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对NO氧化的影响,并探明不同的吸收液脱除臭氧氧化产物的特性。结果显示O3与NO反应的最佳摩尔比为1.02,随着进口NO浓度的增加氧化效率下降,而烟气中的SO2和相对湿度对NO氧化影响较小。通过对氢氧化钙吸收臭氧氧化产物的特性分析得出,碱液对NO的吸收率相对较小,而对NO2的吸收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78.
双波长紫外吸收法有机废水COD测量技术与仪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吸收法直接测定有机废水COD是一种无需化学试剂、无样品前处理、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无损检测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有机废水中的悬浮物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以实际废水水样为例,详细阐述了双波长紫外吸收法测量有机废水COD的操作方法及其消除悬浮物干扰的原理,并介绍了运用该技术设计开发的COD在线测量仪器.该仪器采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根据实际废水在双波长测量条件下的有效紫外吸光度快速推算出其COD值,具有快速、准确、无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79.
采用沉积-沉淀法和诱导-还原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负载的金属Co和非晶态CoP合金,并将其应用于PH3分解反应.同时,通过XRD 、TEM、XPS、BET等一系列检测手段,对制备样品的相结构、形貌、组分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反应过程中,Co/CNTs生成了高活性的金属磷化物CoP,而CoP/CNTs生成了CoP和Co2P两种金属磷化物.研究表明,Co/CNTs较CoP/CNTs显示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高温还原预处理方式可提高Co/CNTs在PH3分解反应前期的活性,而低温还原的预处理方式有利于CoP/CNTs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减轻样品的失活程度.  相似文献   
80.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数量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导致了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数量和浓毒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南昌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现状及特征进性分析,为改善我市大气污染,提出了治理对策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