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285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61.
本文详细介绍了四老沟矿14-3号层303盘区2309巷道冒顶事故抢救所采取的措施,并对冒顶原因进行了分析。事故发生后,采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到了被困区域还有生命迹象,对抢救工作提出了更好要求;合理调整了通风系统,避免了被困人员窒息或中毒死亡;向被困区域打钻孔,给被困人员送进了牛奶等食物,避免了被困人因饥渴而死亡;快速掘进救人通道,救出被困人员。由于决策科学、果断,措施得力,才使得8名被困人员全部脱险。详细分析了事故的原因,一是采用锚杆、无腿工字钢梁联合支护设计不合理;二是施工中存在锚杆预紧力低、托钩外露长度超长、工字钢棚数量不足等问题;三是上覆14-2号煤层采空区岩层活动及8309回采面开采动压对巷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后,对预防类似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做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462.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本文从《方案》的重要意义、全新内涵、核心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解读,为2025年实现在先行区率先建成一批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基地、创新综合防治机制、引领带动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目标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63.
为厘清三峡水库净碳排放量,通过对比分析三峡大坝建设与未建设情景下泥沙携带有机碳在河道中迁移转化过程,核算了两种情景下碳排放通量.结果表明:三峡大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泥沙在河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通量,降幅达到(23.24±1.05)%.三峡大坝对有机碳输送产生明显再分布效应,将有机碳分解与碳排放热区从长江口转移至库内.虽然水库缺氧环境促进甲烷产生,但较高的有机碳埋藏率促使碳排放量下降.  相似文献   
464.
为了解氮磷浓度对生物操纵效果及同时恢复水生植被的影响,以小球藻、大型溞和金鱼藻分别作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沉水植物的代表,模拟自然条件研究了不同氮磷浓度对三者生长和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鱼藻和小球藻共培养时,在氮浓度介于2.92~12.60mg·L-1、磷浓度介于0.06 ~0.85 mg·L-1,金鱼藻增长不明显,甚至出现负增长;而小球藻的增长率则远高于金鱼藻.小球藻和大型溞共培养时,氮、磷浓度分别为1.26~ 10.53 mg·L-1和0.04~1.16 mg·L-1时均占据优势,对小球藻的抑制效果显著,抑藻及氮磷去除效果明显好于金鱼藻和小球藻共培养,而且磷的去除效果优于氮.三者共培养时,在氮浓度介于3.15 ~23.92 mg·L-1、磷浓度介于0.07 ~0.64 mg·L-1时,大型溞与金鱼藻的增长率都较高,而小球藻则维持在较低的增长水平,水质改善效果较好;当氮、磷浓度分别升至25.95 mg·L-1和1.18 mg·L-1时,大型潘和金鱼藻的增长率均下降,水质变差.大型溞和金鱼藻的联合控藻效果好于其单一的控制效果,该效果明显受到氮磷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5.
以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为依据,选用实验室合成的有机螯合剂和市售无机螯合药剂,系统地研究了螯合剂种类、药剂投加量、浸出pH值、螯合反应时间、固化时间、浸出方法对飞灰重金属螯合效果的影响。在最佳螯合条件下,典型重金属Pb和Cd的螯合效率分别达到了98.2%和99.1%,达到了新标准对飞灰的填埋要求。研究发现,有机螯合剂对重金属的螯合能力远远高于无机螯合剂,有机螯合剂分子与重金属发生快速螯合反应,生成稳定的重金属络合物,牢牢地嵌在飞灰结构体中,具有很强的抗酸浸出能力。  相似文献   
466.
蓝藻水华对太湖水柱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反硝化作用是湖泊水体最主要的脱氮过程,对减轻湖泊的氮素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蓝藻水华暴发和衰亡可能会通过改变水体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环境来促使反硝化作用直接在水柱中发生,加速氮的去除.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取太湖湖水添加不同生物量的蓝藻和连续10 d的NO_3~--N、PO_4~(3-)-P营养盐,进行蓝藻生长与降解对反硝化影响的模拟实验,测定蓝藻水华期水体藻类生物量和各形态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同时利用~(15)N同位素添加培养结合膜进样质谱仪(MIMS)实时定量测定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蓝藻在生长期吸收氮素转变为颗粒氮,在衰亡期藻细胞通过降解矿化释放了大量的NH_4~+-N,继而转化为NO_3~--N,为反硝化作用提供底物,是大幅度促进水体反硝化作用的关键;反硝化速率(以N2计,下同)最高达到(1 614. 52±301. 57)μmol·(m~2·h)~(-1),是同时期最低蓝藻生物量组反硝化速率[(534. 45±242. 18)μmol·(m~2·h)~(-1)]的3倍,实验结束时添加初始蓝藻生物量倍数最高组的TN去除率达最高(40. 02%),是未添加蓝藻组TN去除率(17. 72%)的2. 26倍,说明蓝藻堆积会显著促进反硝化作用的强度,加速水体氮素的去除.蓝藻衰亡时反硝化速率的快慢受NH_4~+浓度的影响显著,表明附着在藻团的微生物的耦合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氮盐去除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结果表明,水华蓝藻生长期快速吸收氮素转变为颗粒氮,蓝藻死亡降解后通过耦合硝化-反硝化作用加速氮素去除,这可能是太湖夏季氮素浓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67.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首要任务,从两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数据来看,10年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在种植业播种面积上升、养殖当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实现大幅下降,政策驱动、结构调整、经营方式转变是面源污染减排的主要动力。"十四五"期间,面对世情、国情、农情的变化,本文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做到三个转变:工作策略从攻坚战转向持久战;工作抓手从要素减量转向系统绿化;工作方式从单兵突进转向协同治理。进一步提出建立和完善农业面源监测体系、构建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格局、综合考虑工业和农业污染排放协调治理和继续积极推进农业支持政策向绿色生态转型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68.
本文研究了混凝—催化臭氧化对垃圾渗滤液MBR出水COD、UV254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及可生化性能的影响。在pH 11,FeCl3用量800 mg/L的优化条件下,COD、UV254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7.8%、61.9%和88.7%。混凝出水催化臭氧化结果表明,3%-Ce/AC催化臭氧化效率最好,COD去除率为33.6%,臭氧消耗系数为1.40 mgO3/mgCOD。经混凝—催化臭氧化处理后,MBR出水的COD、UV254及色度总去除率分别为58.7%、90.8%及98.7%,BOD5/COD从0.036提高到0.375,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69.
秦卫生 《安全》2013,34(12):16-18
本文通过模拟分析上覆岩层移动与瓦斯含量变化的过程,结果显示,工作面推进影响覆岩的移动。临近煤层瓦斯含量影响工作面瓦斯的含量,并提出对开采临近层采取瓦斯抽放的措施降低开采层瓦斯含量。  相似文献   
470.
报警服务模式的改革是城市报警监控联网系统能够长期有效运作的关键,也是我国安防报警服务业进入重大发展时期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