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我国生活污水具有低碳氮比的特点,传统硝化-反硝化反应碳源不足,生物脱氮难度大,且常规微孔曝气装置存在过量曝气、亚硝化反应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构建了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MABR),接种了厌氧氨氧化污泥,采用厌氧-间歇曝气的序批式运行方式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处理模拟废水时(阶段1),进水C/N比为3.02,COD、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0.21%、91.74%和79.92%;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时(阶段2),C/N比为1.81,COD、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78.61%、98.40%和80.54%,实现了碳氮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两阶段内碳源转化率分别为44.15%和27.02%,其中,阶段一进水采用乙酸钠配制有利于内碳源的转化.反应器出水中有机物主要包含难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产物.15N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两阶段厌氧氨氧化脱氮贡献分别为66%和75%.上述结果表明,采用MABR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分别处理模拟废水和实际生活污水,单一与复杂有机物组分条...  相似文献   
232.
采用真空密封包装保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采样吸附材料,优化试验条件后,通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现场监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真空密封保存8 d内多环芳烃的空白值与15 d内二噁英的空白值均符合标准要求;在烟气温度135 ℃~225 ℃条件下采集固定污染源烟气时,宜将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水温度控制在25 ℃以内,该条件下,不同容量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及不同水温对气相吸附柱温度影响较小,对二噁英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33.
本文对皖北干旱的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利用土壤热惯量法、作物缺水系数法和相对植被法三种遥感分析方法监测皖北干旱的技术思路,确定了适用皖北地区的不同干旱等级的遥感判别指标。经过实况对比分析说明技术方法合理,为遥感业务应用提供了实用手段。  相似文献   
234.
<正>宣东二号煤矿作为冀中能源张矿集团有限公司的主力生产矿井,近年来,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一直把环保工作当成重点工作来抓。在张家口市环保局及张矿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矿井水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被列为河北省、张家口市重点减排项目,2009年建成投产,多次通过国家、省、市环保部门的检查、核查,并获得好评,为企业争得了荣誉,2009年宣东矿被评为宣化县环境保护先进企业。  相似文献   
235.
从机体糖代谢角度初步探索偏二甲基肼急性中毒的生化机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检测了大鼠血中丙酮酸、α-酮戌二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偏二甲基肼染毒后,大鼠血中丙酮酸含量降低,特别是染毒60min和90min时,各剂量组丙酮酸含量显著地降低(P〈0.01),各剂量组α-酮戌二酸含量亦明显降低,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这些结果提示,偏二甲基肼可影响机体糖代谢,干扰糖的有氧氧化过程,继而引起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236.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吸收土壤砷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淹水灌溉(F)、灌浆期前湿润灌溉(A-F)、灌浆期后湿润灌溉(F-A)、淹水与湿润交替(AFA)这4种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吸收土壤As的影响.结果表明,同F处理比较,A-F处理能显著降低水稻根和茎叶As含量,F-A和AFA处理都能显著降低水稻茎叶、谷壳、糙米As含量和糙米无机As含量.A-F、F-A、AFA处理对水稻生物量影响都不大,仅AFA处理减少了水稻根系生物量.F-A和AFA处理降低糙米As含量的机理是:灌浆期是水稻糙米吸收土壤As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湿润灌溉提高了土壤E h,土壤溶液As(Ⅲ)与As(Ⅴ)浓度之和、As(Ⅲ)/As(Ⅴ)的比例都显著降低,从而使土壤As的迁移能力得到抑制.F-A处理降低水稻糙米总As和无机As含量的效果与AFA处理无显著差异,但F-A处理的操作更简单,因此,F-A处理应当是污染土壤中控制水稻糙米累积As的最佳水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37.
生态用地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土地的生态属性考虑不足,导致生态用地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生态用地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基于此,该文尝试对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生态用地的科学管护,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提供科技支撑。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生态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生态用地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剔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非生态用地基础上,采用“逆向递推”方法将生态用地合并归类:根据生态用地的概念、内涵和划分依据,将剔除非生态用地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二级地类归为35个生态用地三级地类;根据人类活动对生态用地影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发挥的生态功能强弱的差异,将生态用地三级地类合并归类为14个二级地类;基于“人类活动-生态用地”影响反馈机理,将生态用地分为原生生态用地、半人工生态用地和人工生态用地3个一级地类。随后,为使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生态用地管理与生态建设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生态用地分类实现了有效衔接。最后,作者建议借鉴国内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考虑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视角来建立相关定量化的系统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38.
环保机构蓝水网络(BlueWaterNetwork)创办人拉塞尔·朗已经拥有两辆省油的混合动力车。但他的梦幻车还未上市:一种轻快的、在夜问可插上电源充电、(白天)消耗每升燃料可跑40多公里路程的车。  相似文献   
239.
张国顺  龙培 《劳动保护》1996,(10):33-35
现代静电防治的新概念张国顺,龙培静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对其危害工业生产和影响工作生活的程度,却是近代才开始认识和研究的。随着现代工业化和高科技的发展,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和有关设施对静电防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这方面的技术也随之得到...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