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钛基修饰锡锑铅氧化物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热氧化法制备了钛基锡锑铅氧化物电极,并对不同使用时间的该电极进行SEM和EDX的研究。应用快速电极寿命法测试了该电极在60℃,1.0mol/LH2SO4溶液中的使用寿命。以甲基橙为目标有机物考察了该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长的使有寿命和较高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2.
P肥施入土壤后的变化进程及对P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施入不同剂量P肥的稻田土壤进行培养,测定不同时期土壤O lsen-P和CaC l2-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施P量为100~1 600 kg.hm-2条件下,200 d时不同处理土壤O lsen-P含量降低量均接近于施P后的50%,不同施P量下土壤对O lsen-P的固定量均接近50%,表明在本试验施P量范围内该土壤仍未达到P吸附饱和,土壤对O lsen-P的固定量与施P量近似呈正比;当施P量低时,CaC l2-P含量低,且变化不明显;当施P量高于400 kg.hm-2时,CaC l2-P含量迅速增高。随着施P量提高,进入土壤缓效P库的比例降低,而进入速效P库和可溶性P库的比例增加,土壤对P的固定能力也逐渐降低,产生P损失的可能性增加,易于导致面源污染。预测结果表明,该土壤发生P素地表径流损失及在亚表层径流中P浓度猛增的O lsen-P含量“转折点”为81.3 mg.kg-1,与其对应的施P量约为524 kg.hm-2。可见,该土壤施P量一旦高于500 kg.hm-2,通过各种途径产生P损失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3.
一、前言 通过分析和研究成都地区大气扩散状态及污染源状况,我们建立起一个大气中SO_2的物理扩散模型。在计算机上对成都市大气中SO_2的分布特征和浓度值进行模拟计算。为今后成都市的城市规划、大气污染治理及  相似文献   
164.
硒对镰刀菌毒素毒性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物试验确定硒(Ⅳ)对镰刀菌中一种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毒素的毒性有抑制作用。用人胚软骨细胞实验也初步观察到相似的结果,对该菌属代谢物之一镰刀菌酸与硒的化学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5.
我国厨余垃圾产量巨大,含固率在25%左右,不适于填埋,厨余垃圾处理亟待寻找其他出路.本研究在中温((37±1)℃)条件下,构建了垂直流厌氧处理系统处理高含固厨余垃圾,并对其启动阶段运行效能及启动后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稳定运行后,系统容积负荷为9.79 g·L-1·d-1,挥发性固体(VS)降解率为80.57%±4.10%,比产气率(SBP)和比甲烷产率(SMP)分别为(0.748±0.078)L·g-1·d-1和(0.405±0.052)L·g-1·d-1,系统缓冲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产气能力,不存在酸抑制和氨抑制的情况.对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细菌在反应器主体的优势菌为Chloroflexi菌门中的Levilinea菌属,参与碳水化合物水解酸化的细菌分布较广;古菌的优势菌属则为MethanothrixMethanobacteriumMethanolinea,均与产甲烷有关.  相似文献   
166.
<正> 矿物晶体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测定矿物中原子(离子、分子)的空间分布,以及利用所得资料,配合其它数据用以探讨及阐明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矿物和矿床的成因等。因此,它是地质学、矿物材料、矿物物理的最基础的工作。 X射线衍射法是矿物晶体结构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本讲拟对其历史、方法及晶体结构研究成果的应用作一介绍。同时附带谈一下中子衍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7.
绥化市一次空气污染过程及潜在源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2019年12月21—25日绥化市一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此次污染概况、气象条件、污染成因以及污染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此次污染期间,绥化市以PM2.5污染为主,污染特征由21日10:00及22日11:00的偏燃煤污染型转变为24日15:00的偏二次颗粒物污染型,最终25日12:00污染特征又转变为偏燃煤型,本次污染主要以燃煤、机动车尾气和二次无机源为主;不利的气象条件主要由于弱风、高湿及低温、较差的扩散条件导致污染物局地积累;48 h后向轨迹模拟表明污染期间绥化市受4类气流输送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俄罗斯、内蒙古、吉林等方向,其中超标轨迹占97.4%;WPSCF分析发现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绥化本地中部、辽宁省东北部、大庆市中部、齐齐哈尔市东南部、哈尔滨市中部区域;WCWT模拟出的潜在源区域较WPSCF大,模拟发现吉林北部对绥化PM2.5污染贡献值为60~80 μg·m-3,黑河东北部的贡献值高达100 μg·m-3以上,俄罗斯、内蒙古地区对绥化市大气PM2.5污染水平的影响及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68.
近20年闽江福州段水域悬浮物时空变化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同步的遥感影像光谱信息和实测水质数据建立了闽江福州段的悬浮物遥感模型,结合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分析了闽江福州段水域在1986~2006年间悬浮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悬浮物定量遥感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揭示研究水域长期的水质变化规律.总体而言,闽江福州段的悬浮物浓度在这20年间稳中有降,悬浮物浓度不变和浓度下降的水域面积比例分别占到35.59%和45.79%.而高悬浮物浓度的水域面积所占比例则从8.52%下降至0.13%,整体水质趋于好转;但仍有局部水域的悬浮物浓度在此期间呈现上升的趋势,水质有所恶化,这主要是受到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污水直接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9.
采用自主设计的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FBBR)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主要研究了不同构型填料、填充率和不同进水C/N比下反应器的启动效能,采用响应面法对稳定运行期的有机负荷、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进行优化,并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启动期间,填充率为40%时,MFD填料上生物量较多,挂膜时间较短,最大生物量为6...  相似文献   
170.
为了探究不同环境功能区水溶性有机碳(WSOC)光学特性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集了江西农业大学(城区)、南昌梅岭森林公园(郊区)和庐山风景区(背景点)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采用总有机碳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WSOC浓度及吸光系数(Abs365)、质量吸收效率(MAE365)和吸收波长指数(AAE)进行测量与估算.结果表明,城区、郊区和背景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浓度水平呈城区>郊区>背景点的趋势.WSOC浓度水平呈郊区>城区>背景点的趋势,郊区和城区WSOC浓度与PM2.5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背景点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城区和郊区的WSOC与PM2.5颗粒物来源更具有同源性.WSOC的Abs365呈城区>郊区>背景点的特点,3个观测点WSOC均存在一定量的吸光性物质,且城区的WSOC含有更多的吸光性物质.WSOC的MAE365呈城区>背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