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漫画之页     
井盖丢失、被盗成了一种公害,不仅损耗了国家资财,而且还危及人民的安全,遗憾的是某些主管部门却治标不治本。根治、根治,就是从根  相似文献   
162.
由钛白副产绿矾制超微细和高着色力氧化铁系颜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月飞  蔡红云 《化工环保》1997,17(6):350-355
介绍了以钛白副产绿矾为原料制备FeSO4溶液,再经净化处理用于制超微细和高着色力氧化铁系颜料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63.
针对环境决策中存在的多目标环境问题,以小流域污染控制方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流域水污染控制方案的优选决策过程。文章介绍了污染控制方案的设计、效费核算、方案比选、决策终选等小流域污染控制方案的关键环节。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多目标属性的决策问题,运用决策矩阵数学模型对方案进行了优选,最终为小流域污染控制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4.
一、采样布点的合理性 首先了解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本状况,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方设置采样点位。进行野外实地踏勘,深入了  相似文献   
165.
触目惊心     
我多年前曾路过石景山地区,那里就是钢铁生产的基地,老远就看到烟雾蒙蒙,可以想象在那儿工作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就说职工的生产安全,我认为工厂的大环境是否符合环保,才是最大的安全问题。这不是发个安全帽就能解决的问题。《触目惊心》一画接触到这个主题,用夸张的手法让厂长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白骨一架!  相似文献   
166.
文化     
切莫“虎口”拔牙从矿难事件调查中,可看到矿难多发的是一些小矿和危旷,它们安全设施不足、管理落后,为了一时私利,竟驱使工人“虎口”拔牙,非法开采,造成严重后果。画家的画确切的比喻让人们震惊。对于危矿这只“老虎”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让工人弟兄们去“拔牙”才是!  相似文献   
167.
北固山湿地土壤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江北固山湿地是一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为优势植物的滨江湿地,土壤中氮磷空间分布对了解湿地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北固山湿地的典型区域内布点采样,对土壤中氮磷进行分析,研究了湿地土壤氮磷水平变异性及氮磷在不同植被区土壤中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北固山湿地全氮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壤层,表层土壤中全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下层土壤.土壤各层次全磷的水平变异性普遍高于全氮,尤其在20~40 cm土壤层全磷的变异系数达到52.34%,说明氮素在各层次分布相对均匀.植被类型对土壤中氮磷的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虉草区各土壤层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均高于芦苇区,其0~20 cm和20~40 cm土壤层全磷质量分数亦高于空地.受污水排放、内江水冲洗等作用,污染空地及三个排污口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分别呈现不同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湿地生态恢复和生态清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在连续光照强度3 500 lux、室温条件下,以混合藻(蛋白核小球藻、水华鱼腥藻和鞘藻)为实验藻种,研究了其在3种载体(软性载体、半软性载体、弹性载体)上所形成的藻类膜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藻类膜表面呈四通八达的网状结构,其厚度约为100μm;在连续6 d的水质监测中,软性载体形成的藻类膜对NH3-N、T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2.88%、83.42%、94.44%;半软性载体形成的藻类膜对污水中NH3-N、TP、COD去除率分别为74.45%、71.85%、83.33%;立体弹性载体形成的藻类膜对污水中NH3-N、TP、COD去除率分别为79.83%、70.06%和88.89%。  相似文献   
169.
在日用细瓷釉中大量引入废瓷粉并通过正交试验法以得出废瓷粉在日用细瓷釉中的最大用量及最佳用量。研究表明,在1350℃左右烧成的日用细瓷釉中废瓷粉最大用量可达60%,最佳用量为40—50%,且引入废瓷粉可以改善日用细瓷釉的性质,提高釉面质量。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