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γ-射线辐照对太湖原水中越冬蓝藻复苏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60Co衰变产生的γ-射线辐照太湖原水,研究其对水中越冬蓝藻复苏的抑制,分析不同吸收剂量和添加物(甲醇、碳酸钠)对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能有效抑制太湖水中越冬蓝藻的复苏,吸收剂量越大,抑制蓝藻复苏的效果越好.吸收剂量为5kGy的水样,培养40d,水中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藻蓝素(PC)含量分别为对照样的8.66%、16.8%和17.2%,抑制了越冬蓝藻的复苏.0.5%甲醇和0.22mmol/LNa2CO3添加物抑制了辐照过程,与不含添加物水样相比,相同吸收剂量下,相同培养时间内,含添加物水样中Chl-a、Chl-b和PC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多级蚯蚓生态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级蚯蚓生态滤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多级蚯蚓生态滤池对污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多级蚯蚓生态滤池连续运行80d,滤池对CODCr、NH4+-N和TP的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分别为80.4%—98.6%、95.5%—99.5%和93.7%—99.7%,出水水质符合要求.但是滤池对TN去除效果不稳定,不加碳源TN去除率降低,最低为26.0%左右,添加碳源后TN去除率维持在60%左右.其中进水中C/N比为3.07,出水中一级滤池、二级滤池和三级滤池的C/N比分别为1.56、0.88和0.72,沿程水样C/N比呈逐级下降的趋势.运行22d后,在二级滤池出水中添加葡萄糖调节C/N比为3—6,总氮去除率上升.对TN去除研究分析,推断出碳源不足是TN去除率降低的重要原因.相比单级的蚯蚓生态滤池,多级蚯蚓生态滤池生活污水处理的更加彻底,应用前景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3.
富营养化湖泊蓝藻水华暴发是重大水环境问题.深入了解越冬期间蓝藻在底泥中的活动过程及其习性,为对此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蓝藻复苏提供理论依据,为湖泊蓝藻治理提供新思路.综述了越冬期蓝藻细胞形态、活性、藻毒性、上浮能力等变化以及外部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DO、营养盐等对其复苏的影响,指出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石灰预处理和干发酵对稻草热解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生物质热解有助于热解机理的理解,利用热重分析来探讨石灰预处理和干发酵对稻草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使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增加,而干发酵使VS、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预处理和干发酵改变稻草热解特性,但未改变稻草的热反应机理;热解一级动力学方程很好模拟稻草热解的主失重阶段,稻草热解活化能数值为42.3~47.8 kJ/mol,属于正常范围;预处理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干发酵增加反应活化能。这为秸秆及其干发酵残渣的气化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活垃圾源头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产生家庭生活垃圾的源头谈起,试着把清洁生产的理念引入到对家庭生活垃圾的管理,强化每个居民应该承担垃圾分类和垃圾收费的责任意识,这样最终不仅减少垃圾的处置量和处置成本,方便垃圾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同时实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可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刘群  郑正  罗兴章  张继彪  郑宾国 《环境化学》2011,30(10):1700-1704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双氯芬酸钠水溶液,探讨了不同辐照剂量下初始浓度、自由基促进剂和淬灭剂、水体共存物质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研究其降解途径,并和等离子体放电降解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γ辐照可有效降解双氯芬酸钠,但矿化过程要长于降解过程,当初始浓度为20.5、30.4和50.1 mg·L-1时,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2...  相似文献   
17.
互花米草基活性炭对水中对硝基苯胺的等温吸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互花米草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了低成本高性能的活性炭SAAC,通过静态实验法,测定了活性炭SAAC对对硝基苯胺的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活性炭SAAC对对硝基苯胺有较大的吸附能力,Langmuir最大吸附量为726 mg·g-1,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方程与 Redlich-Peterson方程,表现为优惠吸附.吸附焓变△H0<0且绝对值均小于42 kJ·mol-1,表明对硝基苯胺在活性炭SAAC上的吸附属于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吸附自由能变△G0<0且其绝对值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表明吸附驱动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吸附为自发的反应,低温有利于反应;吸附熵变△S0><0说明对硝基苯胺在活性炭表面上的运动比在溶液中受到了更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两相(固态水解酸化相+湿式发酵产甲烷相)发酵互花米草,通过尿素的添加来调整厌氧发酵互花米草的碳氮比,考察两相厌氧发酵互花米草的特性;并利用FTIR考察水解发酵前后互花米草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固态水解渗滤液对尿素的淋滤,产生高浓度的氨氮溶液,抑制了湿式发酵产甲烷反应器中的甲烷菌;通过53 d的两相发酵互花米草,单位挥发性固体(VS)累积产气量仅为98.6 mL.g-1(0℃),转化率是理论产气量的17.5%;游离性氨(FA)浓度超过55 mg.L-1,就会严重抑制高温甲烷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石灰堆沤预处理对互花米草结构改变较小;只有大幅度的强化预处理,才能显著提高互花米草发酵的产气量.  相似文献   
19.
废弃线路板重金属浸出毒性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华  黄卓辉  郑正  罗兴章 《环境科学》2009,30(5):1533-1538
使用4种毒性浸出方法[中国的GB 5086.1-1997,GB 5086.2-1997,美国的1311 (TCLP)、 1312 (SPLP)]综合评价废弃线路板的重金属浸出毒性,并依此选择一种适合评价废弃线路板重金属生态危害的方法.结果表明,这4种方法中,使用TCLP方法浸出液的重金属 (Cu、Pb、Ni、Mn、Zn和Fe) 浓度均超过其他3种方法,且浸出液中Pb的浓度超过相应的标准数倍,因此废弃线路板属于危险废弃物;而使用我国现有的浸出实验方法,浸出液的重金属浸出量低,实验条件与实际的环境条件相差大,对危险废物的控制不利,而使用TCLP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价废弃线路板重金属浸出毒性;浸出液中这6种重金属浓度随着浸出液的初始 pH 值降低和废弃线路板粉末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NaOH溶液间歇式处理对互花米草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艳  陈广银  罗兴章  郑正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10):2017-2021
在中温(35±1)℃条件下,用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处理一次发酵后的互花米草,并进行批式中温厌氧二次发酵实验.分析了发酵过程中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甲烷含量、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总固体含量(TS)为6%的条件下,一次发酵产气率为317mL.g-1(以TS计),甲烷含量为71%,发酵过程中出现酸抑制现象.发酵后原料用4%、6%、8%的NaOH溶液处理后,在TS含量为6%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仍均具有很好的产气特性,未出现酸化现象,产气率分别为262、276、282mL.g-1(以TS计),甲烷含量分别为72%、72%、69%.在一次发酵的基础上单位质量TS产气量分别增加了83%、87%、89%.这表明通过NaOH溶液的间歇式处理,能有效地提高互花米草厌氧消化的沼气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