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日本作为珍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其珍珠进出口的变化对国际珍珠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日本珍珠贸易的预测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日本历年的珍珠贸易统计资料,运用EVIEWS 5.1软件建立ARIMA模型,预测日本未来的珍珠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22.
岷江上游祁连山圆柏群落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方差分析X^2-测验、点相关系数和Jaccard指数等技术对岷江上游祁连山圆柏群落中12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2个优势种群在总体上呈显著的负联结,这跟该群落目前所处的演替状态及十扰造成的环境不稳定有密切的关系.②在66个种对中,经X^2-检验联结性达到显著的有4对,即西南樱桃与多叶飞蓬,腋花马先蒿和甘川紫菀,黄总花与银莲花,多叶飞蓬和甘川紫菀.这4个种对显著的联结性跟物种本身的生物学习性有关.③金花小檗、川西锦鸡儿是该群落逆行演替的代表种,由二者之一参与形成的各种对联结性最弱,这两种植物与群落中的其它物种形成较强的联系,还需要一个过程.图1表5参36  相似文献   
23.
花椒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简化对某些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单一种植和复合种植两种模式的花椒林地(即有草模式和无草模式)进行了相关生态因子的对比调查,以评价现存花椒林单一模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单一种植模式下,花椒林的高度、地径和冠幅虽显著优于复合模式,但是病虫害严重;两种模式中土壤含水率均是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变幅有较大差异:复合模式的变幅较稳定,为7.59%~23.79%;而单一模式的变化较剧烈,为4.73%~49.72%,复合模式的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单一模式.复合模式的昆虫种类、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也明显高于单一模式,其中单一模式中的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种类低于复合模式,而植食性蚜虫数量则高于复合模式,暗示单一模式中天敌的栖境和资源以及特定的食草昆虫与有益菌缺少.讨论认为,杂草在花椒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现存的单一种植模式虽然对花椒的生长和产量有利,但却是以牺牲农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为代价的.表3参9。  相似文献   
24.
凋落物质量和分解对中亚热带栲木荷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控温、控水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中亚热带栲木荷常绿阔叶林和邻近柳杉人工针叶林凋落物的分解及其对栲木荷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栲木荷阔叶林的凋落物失重率大于针阔混合凋落物的失重率,大于柳杉针叶纯林凋落物的失重率.所有凋落物失重率都与其初始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和初始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凋落物C/N比的相关性不强.不同凋落物处理下的土壤NO3--N含量差异显著(P<0.05,N=18),NH4 -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N=18),混合凋落物处理下的土壤NO3--N和NH4 -N含量最高,分别是224.21 mg kg-1和56.77 mg kg-1,其氮转化速率也最高,硝化、氨化、氮矿化速率分别为1.74 mg kg-1 d-1、0.36 mg kg-1 d-1和1.90mg kg-1 d-1.各凋落物处理下的土壤氮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一致.土壤氨化速率与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r=0.843,P<0.05,N=21),与栲木荷林凋落物的失重率呈显著负相关(r=-0.997,P<0.05,N=21).图3表4参29  相似文献   
25.
在松潘县弓杠岭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针对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种群结构、幼苗更新及个体生长及与海拔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样地分别位于林线下方、林线及树线区,个体年龄采用WinDENRO系统或侧生轮枝计数的方法确定,结果发现:(1)岷江冷杉种群更新与样地海拔高度、干扰强度有关,(2)岷江冷杉的个体生长过程可分为生长期、成熟期、过熟期3个阶段,但随着海拔的升高,这3个时期生长速度的差异变得不明显,(3)3个样地内岷江冷杉种群随海拔升高,其平均高度呈现由高到低,胸径由大到小,个体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趋势,(4)岷江冷杉种群大中型立木中出现由于病腐导致空心树的比例随海拔升高有增加趋势,图4表1参28  相似文献   
26.
污泥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含Pb2+模拟废水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污水处理站脱水污泥和煤为原料,通过共热解法制备污泥吸附剂,并将其用于吸附含Pb2+的模拟废水.同时,考察了污泥吸附剂制备过程中热解温度、配比、热解时间、粒径对碘吸附值及产率的影响,以及吸附时间、温度、pH值、污泥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备污泥吸附剂的最佳条件为...  相似文献   
27.
对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内容包括工艺流程、实验设备、影响因素分析、基础数据、案例分析与评价、模型化等.认为超临界萃取技术作为绿色工艺适合于进行污水处理,指出直接萃取、夹带剂萃取以及吸附萃取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强调应以系统性综合工艺评价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依据.对含污水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多元体系的燕力学分析、相平衡测量、相互作用参数、模型化以及同吸附萃取相关的含有机物超临界流体复杂介质在多孔材料孔道内的渗透扩散行为、过程模拟等均属于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8.
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四川省红原县境内4个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表现出由垂穗鹅冠草(Roegnerianutan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等禾草为优势种的群落向以川嵩草(Kobresiasetchwanensis)和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等莎草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的趋势.生长季节6-9月,草甸植物地上生物量以不放牧为最高,重度放牧显著小于不放牧;地下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重度和中度放牧显著高于不放牧和轻度放牧.不放牧、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草地6-9月4个月植物总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543.3、1621.6、2294.7和2448.5g·m-2,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例大小排序为重牧(87.8%)>中牧(81.8%)>轻牧(76.2%)>不放牧(69.2%).草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放牧作用下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变化而引起的,其分配比例的变化反映了草甸植物对放牧干扰的适应.  相似文献   
29.
高山草甸群落生物量在融雪梯度上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高山雪床,沿融雪从早到晚的顺序设置3个融雪梯度部位,并对每个梯度部位的环境因子和该部位上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进行了测量和比较.3个梯度部位间的融雪时间、土壤含水量和温度日较差有显著不同,而土壤营养成分及pH无明显变化.从早融部位到晚融部位,地上生物量增加,地下生物量降低,地上与地下总生物量降低,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增大.与晚融部位相比,早融部位的地上生物量主要集中于地上0~10 cm范围内,表明在早融部位植物地上部分有变矮的趋势;早融部位的地下生物量在土壤各深度分布相对较均一,而晚融部位地下牛物量则主要集中于地下0~10 cm范围内.雪场中各部位的土壤水分含量及地表温度差异对生物量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图5表2参33  相似文献   
30.
张超平  罗鹏  黄中林 《环境工程》2007,25(2):61-61,82
以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的调节池为例,讲述调节池浮盖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施工工艺,论述浮盖系统在污水调节池中应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同时,简明扼要地介绍该浮盖技术在国内填埋场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