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重金属铬(Cr(VI))是废水中常见的、困扰很多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污染物.本文通过静态试验和静态冲击试验,研究了Cr(VI)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分布特点和对硝化效率、活性等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Cr的吸附很快,但吸附量有限,Cr(VI)投加浓度为1、5、10和30 mg · L-1的溶液中,Cr的12 h-吸附量分别为0.79、1.98、3.19和5.78 mg · g-1.Cr(VI)投加到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后形态分为溶解态、可洗脱和不可洗脱态,可洗脱的Cr能够向不可洗脱态转变.Cr(VI)对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抑制程度随着Cr(VI)浓度的增大而提高.静态试验中,1、3、5、10和30 mg · L-1 Cr(VI)对氨氮平均降解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5.25%、9.80%、10.41%、17.54%和21.38%.Cr(VI)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大小是:氨氧化菌 >亚硝酸盐氧化菌 >异养菌.模型分析发现,Cr(VI)对氨氧化菌和异养菌比耗氧速率的抑制符合Haldane动力学模型,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冲击试验表明Cr对硝化等的抑制主要是不可洗脱的Cr造成的,抑制效果的出现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42.
灾害性天气影响下的交通气象服务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雅静  李兴华 《灾害学》2015,(2):144-147,178
详细研究了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如何对高速公路的运输及安全造成影响,以及由这些恶劣天气引起的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经济损失。研究了国内外的交通气象服务现状,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到了我国交通气象服务存在的一些不足。对如何更好发展交通气象服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达到降低交通安全事故,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输效率,减少财产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的目的,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3.
Cr(Ⅵ)对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抑制及在污泥中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铬(Cr(Ⅵ))是废水中常见的、困扰很多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污染物.本文通过静态试验和静态冲击试验,研究了Cr(Ⅵ)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分布特点和对硝化效率、活性等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Cr的吸附很快,但吸附量有限,Cr(Ⅵ)投加浓度为1、5、10和30 mg·L-1的溶液中,Cr的12 h-吸附量分别为0.79、1.98、3.19和5.78 mg·g-1.Cr(Ⅵ)投加到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后形态分为溶解态、可洗脱和不可洗脱态,可洗脱的Cr能够向不可洗脱态转变.Cr(Ⅵ)对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抑制程度随着Cr(Ⅵ)浓度的增大而提高.静态试验中,1、3、5、10和30 mg·L-1Cr(Ⅵ)对氨氮平均降解速率的抑制率分别为5.25%、9.80%、10.41%、17.54%和21.38%.Cr(Ⅵ)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大小是: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异养菌.模型分析发现,Cr(Ⅵ)对氨氧化菌和异养菌比耗氧速率的抑制符合Haldane动力学模型,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冲击试验表明Cr对硝化等的抑制主要是不可洗脱的Cr造成的,抑制效果的出现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44.
为探讨铜离子(Cu2+)对A/O反应器中硝化细菌的毒性机制,研究了Cu2+持续负荷下A/O反应器中硝化细菌的基质代谢能力、呼吸速率(SOUR)、功能基因(amoA和nxrB)的表达和菌落结构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呼吸速率和基因转录对Cu2+毒性的响应较基质代谢更为敏感.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活性污泥表面吸附的Cu...  相似文献   
145.
论造纸中段废水和废纸造纸废水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造纸中段废水絮法处理和生化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结果出发,讨论了造纸段废水处理的技术路线,指出絮凝与好氧生化法联用是该废水处理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46.
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形成机制与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主要产生于基质降解和微生物的内源呼吸过程,它的存在是影响生物处理出水水质和有机物去除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简单阐述了SMP的定义,详细探讨了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形成机制与特征.  相似文献   
147.
中国生态监测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监测的科学内涵,明确了生态监测对象就是生态系统,目标是认识反映生态系统的状态和演变趋势,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深入分析了中国生态监测存在的5个问题:生态监测缺乏统一管理,部门间任务存在交叉和重复;生态监测技术不够规范,信息整合与利用困难;生态监测网络松散,国家级生态监测网络建立缓慢;环境监测法律依据不足,法制保障力度亟待加强;生态监测能力水平普遍较低,亟待建设。最后,从国家现实需求、生态监测现状以及监测技术发展的历史规律,探讨了未来中国生态监测的总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8.
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拟建设粉煤灰分选系统生产国标等级灰,但其粉煤灰的游离氧化钙偏高.研究表明:游离氧化钙在细灰中没有明显富集的趋势,即源灰游离氧化钙含量指标合格,那么分选所产细灰的也合格;供分选用的源灰细度和粒度分布较利于提高分选效率,生产国标Ⅱ级灰的分选产率可达70%左右;建设分选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可获得较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9.
150.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2,4-二氨基酚的共聚物,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该共聚物对废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显著,该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其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大,pH 3~6范围内吸附效果较好.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