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在对电厂周围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多次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维温度场和水动力场耦合求解的温排水模型预测电厂温排水的影响范围,结果是:电厂温排水将引起排放口附近海域最大影响面积为6.69 km2,最小为0.16 km2.分析发现,电厂温排水的温升对滩地植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均不会造成明显的危害,相反在水温较低的季节,会提高海洋生物的丰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为保护区鸟类及其它物种提供丰富的饵料.但余氯对排放海域中的浮游生物有致命的威胁,对其他物种无明显影响,但存在一定的潜在影响.本文研究可以为电厂温排水的环境影响评价、温排水排放的有效管理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选用近海地区分布广泛的粉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空心圆柱仪进行了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循环三轴-扭剪耦合试验,探寻非均等固结条件下饱和粉土孔隙水压力的发展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非均等固结条件下,饱和粉土孔压比与广义剪应变之间的关系符合双曲线发展形式,孔压比与振次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来较好地拟合。根据极限状态的摩尔—库仑定律,推导了少粘性粉土孔隙水压力极限值计算方法,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孔压比和固结比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均符合直线型关系,且固结比越小,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差异越小。  相似文献   
83.
目前的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大都采用理论分析法,建模过程忽略了土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SSI),同时广泛采用的层间位移角方法不能准确反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机理。本文基于现有损伤模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最大变形和滞回耗能非线性组合的改进双参数损伤模型,采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并以8层RC框架结构为例,进行50条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增量动力分析,分别绘制了变形和能量两种单参数模型以及Park-Ang模型,牛荻涛模型和本文模型3种双参数模型的结构损伤曲线与易损性曲线进行模型的对比分析和检验评估。  相似文献   
84.
总结了洪泽湖湿地的11种生态服务功能,采用生态服务功能相容性分析方法,将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6个功能区:重要物种栖息区、湖体水产养殖区、水产品精养区、水源供应区、社会文化功能区和污染物降解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5.
利用超声技术破解剩余污泥,不仅能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污泥稳定性,还能在上清液中释放C、N和P等有机物,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条件。通过考察超声时间、功率及频率等因素,分析超声空化对污泥稳定化程度和污泥内含营养物质释放的影响规律,形成超声破解污泥的最优实验方案。综合考虑超声效果与节能,选择超声频率22 k Hz,超声功率800 W,超声时间15 min为优化的工艺条件,其上清液中的COD浓度高达954.33 mg·L~(-1),总氮含量为153.16 mg·L~(-1),总磷含量为72.65 mg·L~(-1),污泥颗粒粒径显著减小,d50从原泥的34.82μm减小至2.99μm,并形成少量纳米级颗粒,探讨了纳米颗粒对污泥活性的影响,有利于后续污泥稳定化和减量化。  相似文献   
86.
铝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水溶液中砷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湿法与干法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铝改性粉煤灰漂珠环境材料,借助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吸附剂量、pH值、离子强度、共存离子、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其吸附水溶液中砷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铝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水中As(V)的最佳pH值范围为中性偏酸;混合离子和H2PO4-对As(V)的吸附影响较大,CO32-次之;离子强度对As(V)吸附的影响不明显;在温度298K、吸附剂量2.5g/L和反应时间24h的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约5000μ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7.
等离子体催化脱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共同作用下氮氧化物的脱除情况 ,催化剂采用分子筛Cu ZSM 5。实验证明 ,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等离子体反应器的脱氮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电源功率、烟气成分、温度、添加剂也都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SEAR技术修复土壤和地下水中NAPL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SEAR技术修复土壤及地下水中NAPL污染的原理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SEAR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的NAPL污染源,适于多种污染物.该技术通过增溶和增流2种途径提高NAPL污染物的去除率.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微乳液体系的调配是SEAR技术实施的关键环节.将SEAR技术用于高浓度NAPL污染源的治理,并与生物修复和自然降解相结合,是经济高效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9.
城市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某原工业生产用地土壤重金属Cr、Pb、Hg、As、Ni、Cu污染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深度为1 m~3 m处,Cr超标,地下深度为1 m处,Ni超标,其他重金属元素在地下深度为1 m~4 m处,均能达标;在地下深度为1 m处,Cr污染面积达39 700 m2,Ni污染面积达1 370 m2.  相似文献   
90.
炉底渣磨细优化其品质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锦龙  翟建平  李琴  盛广宏 《环境工程》2006,24(5):50-52,55
以浙江长兴电厂所排的炉底渣为例,通过磨细将其加工成相当于国标Ⅱ级粉煤灰的产品。试验结果表明:长兴电厂炉底渣的化学成分以SiO2与Al2O3较高为特征,物相以玻璃体占绝对优势,微量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含量均在国标规定的安全范围内;磨细炉底渣的45μm筛余量控制在10%左右时其品质为最优;磨细炉底渣的火山灰活性要优于磨细Ⅱ级粉煤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