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4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编织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肖羽堂 《轻工环保》1996,19(2):26-28
印染废水采用传统生物化学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差,出水不能达标,在原设施的基础上不作大的改动的前提下,对原处理工艺作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对有机物负荷冲击适应性强,能耗低等特点,新工艺适用于各类印染废水处理和已建连续流污水厂的改造。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不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4.
纺织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按活性炭、矿物吸附剂、煤及煤渣吸附剂、天然废料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吸附剂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研究的进展情况。文中指出,廉价高效、因地制宜的新型吸附材料的开发,是一项极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35.
肖羽堂  张爱勇  张萌  任玉辉 《生态环境》2007,16(4):1171-1174
首次采用(A1/O1)/(A2/O2)厌氧水解酸化—膜微孔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缺氧生物接触氧化—膜微孔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塔—混凝沉淀—活性炭过滤—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工艺集成系统处理含甲醇工业废水。在进水后先设厌氧水解调节池以大幅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再用膜微孔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好氧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部分COD。然后用兼氧细菌接种缺氧处理去除废水中部分COD,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再用好氧内循环曝气生物塔处理去除废水中剩余的COD。处理工艺系统以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后设配套的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以确保整个处理工艺出水满足要求。在原水水质为含甲醇0.03%~5%(质量分数,下同),pH6~10,SS为30~100mg·L-1,CODcr为200~500mg·L-1条件下,处理系统出水达到冷却塔循环用水标准和要求,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36.
姚江水源及饮用水Ames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波姚江原水及梅林水厂各净水工艺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姚江水源已受到污染,传统的净水工艺难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极需提高受污染原水的净化程度。  相似文献   
37.
吸附法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和脱色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吸附剂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研究表明新型、廉价高效、因地制宜的吸附材料的开切和吸附法和优化组合新工艺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38.
采用弹性填料微孔曝气生物预处理方法净化受污染的某饮用水源,探讨了水源水环境中NH4+-N变化对生物预处理除NH4+-N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源水环境中的NH4+-N对生物预处理工艺除NH4+-N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9.
用生化净水工艺和传统净水工艺系统进行了受污染姚江水源水的对比试验研究,以探讨生化系统节约的混凝剂和液氯用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净水条件下,生化工艺系统处理污染原水比传统净水工艺节约混凝剂硫酸铝50%以上,节约液氯75%~80%,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0.
通过将Cu改性悬浮型光催化氧化过程与纳滤分离膜技术进行耦合构成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联合处理阿特拉津(Atrazine)溶液.在Atrazine初始浓度ρ0分别为5,15和25mg·l-1,光催化剂浓度ρTiO2为1500mg·l-1,废水pH值为5.5,UV强度为45mW·cm-2,膜分离压力和错流流速分别控制在1250kPa和3m·s-1,反应温度20±1℃的最佳实验条件下,35min之内目标污染物基本被彻底光催化降解,矿化率达到90%以上,出现显著耦合效应;当目标污染物浓度分别为5mg·l-1,15mg·l-1和25mg·l-1时,在ρ/ρ0≥0.6的范围内,光催化降解过程分别遵循一级、零级和一级的混合以及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