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219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125篇
综合类   719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燃煤电厂除尘设备90%以上为电除尘器,因PM2.5荷电相对较弱,电除尘器对PM2.5的去除率较低。PM2.5可吸附更多有毒重金属并更易进入人体,因而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提高对PM2.5的捕集效果将是电除尘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其中PM2.5凝聚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按机理不同,PM2.5凝聚技术可分为:电凝聚、声波凝聚、磁凝聚、湍流凝聚、化学凝聚、光凝聚、热凝聚、蒸汽相变凝聚和双极荷电湍流凝聚等。该文对各凝聚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认为双极荷电湍流凝聚技术巧妙地整合了双极荷电和湍流凝聚两种技术,技术成熟度高,且设备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国内外工程应用中PM2.5凝聚和脱除效果显著,是目前最具商业推广价值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32.
为深入认识长江中游故道的生态环境状况,选择石首的黑瓦屋故道和监利的何王庙故道开展了野外生态环境调查,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黑瓦屋故道各采样点绿藻(Chlorophyta)种类最多,但蓝藻(Cyanophyta)在细胞数量上占优势,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37.1μg/L,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2.44,Margalef指数均值为4.84,Pielou指数均值为0.67;何王庙故道各采样点绿藻种类最多,但硅藻(Bacillariophyta)在细胞数量上占优势,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7.6μg/L,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1.40,Margalef指数均值为2.99,Pielou指数均值为0.48。总体上,2个故道藻类物种分布均匀,浮游植物种类较多,均属于β-中污型水体。  相似文献   
933.
室外PM2.5已成为我国第四位致死风险因子,针对目前PM2.5监测数据稀疏无法帮助居民了解其暴露于PM2.5的强度及所在地健康风险的问题,考虑邻近性模型数据要求低、原理简单的特点,文章借助邻近性模型,结合VC++可视化编程语言,采用组件式GIS平台ArcEngine,基于数据服务层、GIS逻辑层、表现层3层结构思想设计开发了顾及空间邻近特征的PM2.5暴露评估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暴露强度区划、受体暴露识别和暴露面积统计4个模块,可在PM2.5监测数据匮乏地区实现区域PM2.5污染暴露强度评估与空间区划、解析受体暴露原因。系统是对我国当前《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受体暴露强度评估"与"受体暴露污染源识别"方法的有益补充,特别是为监测数据缺失地区制定PM2.5污染防治措施和居民规避PM2.5健康风险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4.
在平推流光化学反应器中采用纳米TiO2光催化乙酰甲胺磷溶液,考察了多种因素对矿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浓度的增加,乙酰甲胺磷矿化率逐渐升高,当催化剂质量浓度在0.4 g/L时,其矿化率达到最大值为91.36%,然而当催化剂浓度继续增加时,由于TiO2的屏蔽效应,矿化效率反而降低;由于催化剂表面吸附位点的限制,乙酰甲胺磷矿化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乙酰甲胺磷光催化矿化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其相关参数k=1.05×10-5mol/(L·min)和K=7 638 L/mol。随着反应液pH值的增大,乙酰甲胺磷矿化率也随之升高,其原因是在反应液pH值升高,溶液中OH-浓度增加,OH-可以充当光致空穴的俘获剂,加强氧化效果;在较低流速时,光催化矿化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升高,然而流速进一步增加时,矿化率反而下降。流速增加既能够增加乙酰甲胺磷与催化剂之间的碰撞,也能增加催化剂微粒的聚集。  相似文献   
935.
燃煤电厂烟气汞的排放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燃煤电厂汞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燃煤电厂烟气汞污染的控制也逐渐成为热点。介绍了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排放形态及特性,分析了燃煤电厂烟气汞形态转化的影响因素,综述了有关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污染控制技术及研究进展,讨论了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技术,特别分析了利用现有烟气脱硫设备吸收法脱汞、吸附法脱汞、催化氧化脱汞的技术,并对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结合现有烟气净化设备同时脱汞的设想。  相似文献   
936.
模拟酸雨对次生林土壤呼吸及异养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书涛  孙鹭  桑琳  胡正华 《环境科学》2017,38(3):1235-1244
为研究模拟酸雨对次生林土壤呼吸及异养呼吸的影响,进行野外定位试验.设置裂区试验,分4个区组,每个区组中主区为不断根和挖沟断根小区,每个主区内设置对照(CK)、pH 4.0(A1)、pH 3.0(A2)、pH 2.0(A3)共4个模拟酸雨处理水平.观测不断根小区的土壤呼吸和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同时观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结果表明,在不断根小区,CK、A1、A2、A3处理的土壤呼吸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异趋势;与不断根小区类似,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异趋势.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明显低于不断根小区的土壤呼吸.CK、A1、A2、A3处理的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47±0.31)、(2.52±0.22)、(2.38±0.17)、(2.43±0.22)μmol·(m~2·s)~(-1);断根小区CK、A1、A2、A3处理的年平均异养呼吸速率分别为(1.55±0.10)、(1.65±0.22)、(1.77±0.08)、(1.78±0.27)μmol·(m~2·s)~(-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断根小区不同模拟酸雨处理之间的土壤呼吸速率以及断根小区不同模拟酸雨处理的异养呼吸速率均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不断根小区的土壤呼吸与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之间存在极显著(P0.001)的正比例函数关系,模拟酸雨的添加降低了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之比.土壤温度是决定不断根小区土壤呼吸和断根小区异养呼吸季节变异的最主要的因素,而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的季节变异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7.
研究河口感潮沼泽湿地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和CH_4浓度日动态对于揭示河口湿地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于2010年的4月4~5日和9月2~3日(小潮日)和4月14~15日和9月9~10日(大潮日),对闽江河口鳝鱼滩中部中高潮滩过渡区分布的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的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和CH_4浓度进行24 h连续监测,并同步测定了原位土壤温度、电导率及NH+4-N等参数.结果表明:14月与9月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浓度日变化范围分别介于88.20~190.74、53.42~141.24、16.27~81.89和44.90~88.53μmol·L~(-1),其中4月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浓度均呈现昼低夜高特征(P0.05),而9月大、小潮日呈现相反的日变化趋势(P0.05);29月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浓度日变化范围分别介于19.33~40.1μmol·L~(-1)和9.69~29.96μmol·L~(-1),均呈现昼低夜高特征(P0.01);3涨潮期间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浓度均要低于涨潮前与落潮后,而涨潮期间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浓度高于涨潮前和落潮后.  相似文献   
938.
超积累植物热解中重金属迁移及渗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式炉上研究了土壤修复后超积累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热解过程中Zn、Cd、Cr、Cu、Pb和Ni的迁移规律和底渣的渗滤特性.结果表明,高温促进重金属的迁移,挥发强度依次是Pb≈CdZnCrCu≈Ni;热解温度在500~900℃有利于重金属在底渣中富集,有利于后续重金属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化;底渣的渗滤特性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底渣的重金属浸出量减小;底渣中重金属浸出率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热解使得底渣中重金属向更稳定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939.
以颗粒活性炭(GAC)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多种负载型粒子电极,并研究其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负载了Mn-Co-Ce复合氧化物的粒子电极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最好,1.5 h的脱色率可达94.31%,COD去除率为65.11%。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如下:反应时间为1.5 h,槽电压为20 V,辅助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15 mol/L,极板间距为4 cm。反应动力学分析显示,亚甲基蓝的脱色反应表现为一级反应动力学。系统连续运行30次以上,脱色率为80%和COD去除率为50%,说明该粒子电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进一步表明Mn-Co-Ce/GAC对亚甲基蓝溶液有着很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940.
以小流域为单元布置各项石漠化治理工程,是国家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主体内容。研究基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理念,厘定石漠化小流域概念体系。首先,运用数字高层模型数据,在Arc GIS水文模型的支持下,划分几何小流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石漠化综合治理实践经验,结合岩溶地下流域,生成实体小流域。根据小流域的自然地理背景,对实体小流域进行聚类,得到4种小流域类型,针对每种类型分别推广适宜的石漠化治理模式;最后,根据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需要,从实体小流域中选择出少数适宜安排治理工程的治理小流域,并将结果应用于天等县和环江县等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