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91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01.
502.
重庆渝北地区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渝北地区土壤重金属全量及形态分析,对区内主要土壤类型(紫色土、石灰土、黄壤、水稻土)中的As、Cd、Cr、Pb形态构成特征、影响因素及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重金属形态构成差异明显,Cr、Pb在各土壤类型中均以残渣态为主;Cd在黄壤、紫色土中以离子态、残渣态为主,其中离子态平均构成在2类土中分别高达37.44%、29.97%.w(可利用态As)和w(可利用态Cr)在紫色土中的平均值分别为0.04和0.96 mg/kg,w(可利用态Cd)在水稻土和紫色土中的平均值分别为0.13和0.09 mg/kg,w(可利用态Pb)在黄壤中的平均值为1.94 mg/kg,表现出较高生物有效性;石灰土中各重金属可利用态总体较低.w(可利用态As)、w(可利用态Cd)分别与As全量(以w计,下同)、Cd全量呈显著正相关;w(可利用态Cd)和w(可利用态Pb)与pH,w(可利用态Cr)与w(有机质)均呈显著负相关.紫色土中w(可利用态Cd)、w(可利用态Cr)和w(可利用态Pb)与各重金属全量、pH和w(有机质)三者显著服从多元非线性对数回归,通过该回归可对研究区紫色土这3个元素的可利用态含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03.
藻-菌颗粒污泥(MBGS)工艺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当前关于该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连续光照、间歇式反应器及含简单有机物的模拟污水,对其在昼夜交替条件处理含复杂有机物污水的研究鲜有报道,从而极大地限制了MBGS工艺的进一步工程应用.该文采用连续流的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直径2.3 cm、管长50 cm、容积200 mL),探究了在自然光昼夜交替条件下MBGS工艺处理含复杂有机物(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淀粉和尿素)的模拟市政污水的效能及机制.结果表明:①在白天平均进水ρ(COD)、ρ(NH4+-N)、ρ(TN)和ρ(PO43--P)分别为219.4、20.0、41.4和3.0 mg/L,晚上平均进水ρ(COD)、ρ(NH4+-N)、ρ(TN)和ρ(PO43--P)分别为237.0、21.2、43.7和3.0 mg/L的条件下,白天COD和PO43--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1%和87.2%,其相应的夜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0%和42.7%;TN在昼夜间的平均去除率均低于30%.②进一步分析表明,MBGS可在昼夜交替条件下调节系统DO浓度,从而实现MBGS系统的自我维持和COD的高效去除,COD在白天和晚上的平均去除速率分别约为0.34和0.42 kg/(m3·d).③Miseq测序结果表明,拟杆菌纲(Bacteroidia)、热带单胞菌属(Tropicimonas)和四膜虫属(Tetrahymena)丰度增高,可促进复杂有机物的降解.研究显示,MBGS工艺可以在自然光昼夜交替条件下实现有机物的高效去除,适用于碳氮比约为5的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504.
分析了镇海炼化公司炼油系统恶臭污染物形成原因。提出了恶臭污染控制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05.
本文立足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实践,分析了双重市场激励型规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2—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双重市场激励型规制均显著地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但是费用型规制的促进效应存在递减特征。②异质性检验表明,费用型规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均GDP较高省份以及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省份的工业绿色转型促进效应更为明显。③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提高末端治理技术是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渠道。④研究还发现,费用型规制对高能耗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粉尘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投资型规制对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的抑制效应更明显。⑤随着工业绿色转型程度的不断提升,双重市场激励型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边际效应先后呈现“ L”形骤降特征。因此不断优化与创新环境规制手段,才是持续推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06.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并就健全“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制度、技术、市场、监管体系,以及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同时,《意见》还提出了到2025年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507.
黄河流域环境安全评价包括对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健康、水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估和对环境治理有效性的评价,是监测河流环境安全和支撑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全面、有效的黄河流域环境安全评价体系。为此,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一套具有法治特色的黄河流域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黄河流域河南段2019年和2020年环境治理工作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提出探索赋予河流合法权利,完善以《黄河保护法》为核心的黄河流域环境风险防控法律体系,将适应性治理融入联合执法,建立和完善“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建立黄河流域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和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体系等法治化建议。  相似文献   
508.
文章从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全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排放量、排放路径、治理经验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分析探讨该领域统筹减污降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