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RS与GIS支持下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空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LANDSAT ETM+为数据源,综合运用遥感热红外影像的地温反演、遥感影像分割、空间聚集性分析、混合像元分解、基于遥感信息模型的地理建模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技术,提取了青岛市城市热岛与绿地空间格局,并定量分析了绿地格局与城市热岛效应的相关性及其对城市热岛的缓解机制. 结果表明:城市热岛效应在给定尺度上与植被盖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绿地斑块密度指数和分维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2.
鄱阳湖流域典型树种夏季气孔导度模型及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气孔是调控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关键环节,其变化对植物蒸腾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对环境湿度和温度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基于鄱阳湖流域5种典型树种叶片气体交换观测数据,对14种组合的气孔导度模型〔Jarvis模型12种,Ball-Berry-Leuning(BBL)模型2种〕的参数进行了拟合,筛选出5种典型树种夏季最优气孔导度模型;结合多元逐步回归技术,分析了大气温度(Ta)、叶片与空气间饱和水汽压差(De)、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4种环境因子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最优模型均为BBL-B2模型;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的最优模型为BBL-B1模型;柑桔(Citrus reticulata)的最优模型为Jarvis-J12模型;饱和水汽压差(De)为影响鄱阳湖流域5种典型树种夏季气孔导度的最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93.
张耀斌  邢亚彬  荆彦文  全燮 《环境科学》2010,31(10):2360-2364
采用厌氧-缺氧条件运行的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考察了NO3--N进水浓度及其投加方式对低碳废水(COD=200mg/L)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经驯化后,反硝化聚磷菌(DPB)在总聚磷菌的份额从15.7%增长到71.3%,富集了DPB.NO3--N的浓度对处理有较大影响.在NO3--N为30mg/L(即C/N=6.7:1)时,COD、PO43--P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97.8%、82.0%和81.2%,实现低碳污水的高效处理.NO3--N较低或较高浓度(20mg/L和40mg/L)时,缺氧段吸磷不充分,PHB由厌氧开始时的2.2mg/g左右分别积累至5.1mg/g和3.5mg/g,影响下一周期磷的释放.1次投加、2次投加和连续流加NO3--N,除对缺氧初期的反硝化吸磷速率有影响外,对反硝化除磷的效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
基于LUCC的南四湖流域面源污染输出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1990-2015年土地利用和统计数据,运用输出风险模型、CA-Markov模型及回归模型,结合GIS技术,对南四湖流域的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和面源污染输出风险空间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模拟了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和输出风险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南四湖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共占总研究面积的85%以上;TN、TP有明显的风险变化对比,TN风险值分布在0~0.65,TP风险值约在0~0.12之间,氮为流域内主要污染物;在1990-2005年间,TN风险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10年之后急剧增大。TP风险随着时间的增加一直下降;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风险较高的污染区多位于南四湖区以西的平原地带,南四湖东部的山地地区污染风险型较低,多为低风险污染区。较2015年,2020年的未利用地面积变化不大,除建设用地数量增加外,其他用地面积均有不同幅度的减少,TN风险略有减小,TP风险变化不大。为了控制研究区域面源污染的发展,相关部门需把提高农业科技、减少肥料施用作为当下的工作重心,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发生。  相似文献   
95.
超临界水中含油污泥与甲醛共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温度为390~450 ℃,压力为25 MPa,反应时间为1~10 min的条件下,在间歇式反应釜中采用超临界水共氧化方法处理含油污泥,考察共氧化添加物种类、时间、甲醛质量浓度和温度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甲醛对含油污泥的转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50 ℃反应10 min,含油污泥COD去除率达99.0%.甲醛质量浓度至少要与含油污泥初始COD处于同一数量级时,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氧化中间产物CO和醋酸产率随甲醛质量浓度提高而增加.反应温度低时甲醛的促进作用明显.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CO产率增加,醋酸产率降低.  相似文献   
96.
碱对含油污泥超临界水氧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间歇反应釜中进行含油污泥超临界水氧化试验,反应压力为25 MPa,反应温度为390~450 ℃,反应时间为1~10 min条件下,研究添加Na2CO3和NaHCO3对含油污泥超临界水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2CO3和NaHCO3均有利于COD的去除,且NaHCO3的处理效果优于Na2CO3.NaHCO3的适宜添加质量浓度为100 mg/L,且低温下的处理效果优于高温,而高温甚至起到了抑制作用.在390 ℃、25 MPa、NaHCO3添加质量浓度100 mg/L、过氧量427%条件下,反应5 min后含油污泥的COD去除率达86%,比添加前提高了10.7%,同时也降低了中间产物CO和醋酸的收率.本研究为开发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驯化得到的优势铁还原菌,用于还原络合吸收法脱除NOx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副产物Fe^3+(NTA)。结果表明,最佳包埋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4%,菌体质量浓度0.2%,CaC l2质量浓度3%,此条件下制备的小球还原性能好,在微生物用量为20 g(湿重)/L时还原10 mmol/L Fe^3+(NTA),经12 h反应后还原率达到96.1%,而相同条件下游离微生物的还原率仅为11.8%,但反应16 h后游离微生物与固定化小球的还原率相近,均为97%左右。但此法制备的小球机械强度不高,溶胀、破裂现象严重。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硅藻土改良固定化小球,可强化小球的机械强度、降低小球的溶胀及破裂现象,对Fe^3+(NTA)的还原效果也较改良前的小球有所提高,两者最佳添加量均为20 g/L。改良后的小球与游离微生物相比,耐酸性增强,在pH=5的条件下,仍具有79.8%的还原效率,远高于相同条件下游离微生物的39.5%,但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8.
臭氧氧化及其他强化技术协同降解聚乙烯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O3氧化降解水中聚乙烯醇(PVA),考察了O3氧化的影响因素及与其他强化技术协同下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经12 min处理,O3/超声波、O3/紫外光协同作用下PVA降解率较直接O3氧化的63.2%有显著提高,表现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通过比较酸性条件下添加不同量Fenton试剂的作用效果可知,·OH的氧化作用是PVA降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物炭是一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物。作为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生物炭以其优良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成为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因其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对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离子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进而影响了重金属离子的迁移与归宿。主要从生物炭的材料来源、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对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不同采样点位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以求找到最优采样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