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分析了500hPa高度场在广西秋季和冬季旱涝年的气候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前期500hPa高度场SVD分解的第一模态收敛速度比秋季快,但两个季度第一、第二奇异向量的累积方差都在60%以上,可见两个季度第一、第二奇异向量对应的SVD模态是最主要的SVD模态,代表了两要素场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大范围低空急流暴雨的分型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2—2010年广西12个低空急流暴雨个例进行了普查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大范围低空急流暴雨是在大尺度背景下,由天气系统和中小尺度系统共同影响的结果,在有低空急流存在的情况下,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通过对天气背景进行分析,对广西大范围低空急流暴雨天气形势进行了分型,得到了低涡急流型和深槽切变急流型以及副高加强急流型等3种型式。雷达回波主要有块状、带状和絮状3种类型;再通过对大范围低空急流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回波演变、其他产品特征、回波的源地移动和暴雨落区等内容的分析,提出了低空急流暴雨的短期预报模型,为今后广西大范围急流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光照时间对外源性磷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模拟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外源性无机磷酸盐在水体,铜绿微囊蓝细菌和底泥中迁移的影响.外源性磷在加入水体后先是一种物理化学的快速分配,然后其在水体中的迁移主要受微囊蓝细菌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延长光照时间能加快微囊蓝细菌的生长速率和提高微囊蓝细菌的密度.水体中外源性磷的浓度随时间下降,蓝细菌中外源性磷的最大浓度与光照时间无关,只有蓝细菌中超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外源性磷,随后的对数生长就与细胞磷的含量无关.延长光照时间能增加微囊蓝细菌中总的外源性磷数量,随着蓝细菌的衰亡,外源性磷不断向底泥迁移,最终绝大部分外源性磷都迁移到底泥中.  相似文献   
14.
太湖沉积物中解磷细菌分布及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宋炜  袁丽娜  肖琳  詹忠  杨柳燕  蒋丽娟 《环境科学》2007,28(10):2355-2360
分析了太湖沉积物中解磷细菌的丰度, 测定了不同季节、不同采样点、不同取样深度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探讨了解磷细菌分布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解磷菌在表层沉积物中普遍存在, 随着深度的增加, 数量逐渐减少.解磷菌的种类秋季最多,冬季最少, 但解磷能力较强的菌大部分出现在夏季.碱性磷酸酶活性范围为0.001~0.006 mmol·(g·min)-1, 酶活性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动, 不同采样点间酶活性差异较大, 随深度的增加, 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降低.各采样点碱性磷酸酶在0~12 cm活性较高且变化较大, 12 cm以下深度酶活性较低, 基本稳定在0.001 mmol·(g·min)-1左右.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解磷菌数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0.50~0.85.  相似文献   
15.
水生植物压滤液厌氧发酵条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nuttalli)和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maackianus)以及挺水植物喜旱莲子草(Al 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的压滤液为发酵原料,在中温批量液态发酵条件下,研究厌氧污泥接种量和不同氮添加水平对产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为10d,污泥接种量为200mL·L-1时,获得的产气量最大,为863.2mL,所产气体中甲烷含量为720~750mL·L-1,发酵液的CODCr最大去除率为90%。添加1g·kg-1尿素-氮可促进3种水生植物压滤液的发酵产气,使微齿眼子菜、伊乐藻和喜旱莲子草的压滤液发酵产气量分别提高2%,10%和30%,说明尿素-氮对喜旱莲子草压滤液发酵产气的促进最大。  相似文献   
16.
附生假单胞菌信号分子对铜绿微囊藻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不同的磷浓度和细胞浓度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液中添加附生假单胞菌信号分子,研究了附生假单胞菌信号分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磷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附生假单胞菌信号分子能抑制高浓度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促使低浓度铜绿微囊藻衰亡,并可以促进在衰亡期藻细胞内磷的积累.附生假单胞菌的信号分子可以在附生假单胞菌-铜绿微囊藻种间起作用,影响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磷代谢。  相似文献   
17.
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2-2010年广西12个急流暴雨个例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广西急流暴雨是在大尺度背景下,由天气系统和中小尺度系统共同影响的结果,当有低空急流存在的情况下,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对天气背景的分析表明,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主要有低涡急流型和深槽切变急流型以及副高加强急流型。雷达回波主要有块状、带状和絮状三种类型;再通过分析低空急流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回波演变、其他产品特征、回波的源地移动、暴雨落区等主要内容,形成低空急流暴雨的短时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通过降解对苯二甲酸的酵母和细菌的复合处理,使TA的降解率达到95%以上,并生产了单细胞蛋白。该单细胞蛋白营养价值高,经急性和遗传毒性试验表明属实际无毒类,并不具遗传毒性,是优良的单细胞蛋白。  相似文献   
19.
固体发酵提高水生植物发酵产物蛋白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微生物固体发酵技术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苦草(Vallinmeria spiralis)和喜旱莲子草(Alterranthera philoxerides)3种高等水生植物进行单细胞蛋白生产的研究,分析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发酵过程中水生植物粗蛋白含量和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霉菌发酵相比,利用霉菌与酵母混合发酵,可明显提高发酵产物粗蛋白产量,其中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与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混合发酵苦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39.88%,粗蛋白增加率为84.2%,使其有可能成为鱼、家禽和家畜的蛋白饲料来源.因此,利用固体发酵处理水生植物可以实现水生植物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20.
铜绿微囊藻与附生假单胞菌静态吸磷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磷饥饿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和附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进行静态吸磷的比较研究,并分析不同温度对吸磷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和附生假单胞菌都有快速吸收外界磷的能力,铜绿微囊藻的最大吸磷速率为1.11mg/(mg穐),附生假单胞菌最大吸磷速率达到4.79mg/(mg穐).静态吸磷在1h内基本达到平衡,铜绿微囊藻最大磷含量为1.03%,附生假单胞菌最大磷含量能达到3.01%,提高温度有利于铜绿微囊藻和附生假单胞菌对外界磷的吸收.在铜绿微囊藻和附生假单胞菌竞争吸收外界磷时,附生假单胞菌的吸收速率和细胞内最大磷含量均明显高于铜绿微囊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