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5 毫秒
221.
电化学法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法消毒处理医院污水,通过选用不同阳极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体系,探讨电化学法的消毒机理。试验表明,以涂有贵金属(钌、铂和铱)氧化物的钛板作阳极,不锈钢板作阴极,在电流密度为8mA/cm^2、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空气流量为40L/h、极水比为1.0的试验条件下,消毒后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500cfu/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222.
广州大气中异戊二烯浓度变化特征、化学活性和来源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GPACS)应用在线监测仪器对异戊二烯进行长达1年的观测,获得异戊二烯浓度变化特征、大气化学活性和来源规律.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异戊二烯日均浓度为1.12 ppbv,由于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大,各月日均浓度在0.07~2.72 ppbv范围内波动.异戊二烯在冬季的日变化规律与其他季节不同,呈现双峰值变化,较大峰值出现在下午14:00,主要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小峰值出现在晚上22:00左右,主要受机动车排放影响.采用最大增量活性(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MIR)因子加权法和等效丙烯浓度法均发现异戊二烯的大气化学活性在监测的VOCs物种中最强,分别占总活性的15.45%和36.74%.通过异戊二烯与机动车标志性物质3-甲基戊烷、顺-2-丁烯的比值发现,广州地区异戊二烯在冬季夜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在秋季和春季夜晚也受到机动车排放影响,而夏季夜晚受机动车排放最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在冬季、秋季和春季,监测点主要受到来自广州城区污染物输送的影响,而在夏季污染物从广州郊区输送使监测点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很小.异戊二烯与3-甲基戊烷、顺-2-丁烯在各季节的白天都没有线性关系,表明白天异戊二烯的排放受机动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23.
陶瓷厂喷雾干燥塔废气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采用半干式(脱硫剂-脉冲袋式除尘)法处理陶瓷厂喷雾塔废气治理工程的监测分析研究,证实该方法处理效率高、技术新颖、实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24.
交联壳聚糖乙酯酯冠醚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淑英  汪玉庭 《环境化学》1998,17(6):569-575
本文合成了二苯并-16-冠-5-氯代乙酸酯冠醚和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氯代乙酸酯冠醚 ,然后分别将之与交联壳聚糖反应,制备了交联壳聚糖二苯并-16-冠-5-乙酸酯冠醚 和交联壳聚糖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乙酸酯冠醚,并研究了它们对Pb^2+,Cu^2+,Cr^3+,Ni^2+,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吸附剂对Pb^23+,Cu^2+有较高的吸附选择  相似文献   
225.
一在国外,对珍贵稀有动物的保护工作是多方面进行的。其中一项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就是为饲养中的珍贵稀有种(亚种)建立国际谱系簿。即是说,要求把全世界在人工饲养下的某种动物,通过一定的程序,全部登记入册,纳入一套精密周详的、科学性的统计系统中。但是此项工作的意义决非仅限于统计调查这类情报性的范围。更重要的目的是在于藉此以保证种(亚种)的纯洁和提高繁殖率,增加饲  相似文献   
226.
227.
大气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PNSD)对于大气辐射和光学计算至关重要,利用目前普遍观测的气溶胶质量浓度(PM_(2.5))来反演计算PNSD,能有效补充PNSD观测的不足,对于需要PNSD信息的研究工作如大气能见度计算等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利用2014年11月~2015年1月在广州城市站进行同期连续观测的干气溶胶粒子的PM_(2.5)、PNSD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建立了一种使用PM_(2.5)反演PNSD的方法,并评估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反演算法具有较好地适用性和稳定性,对于积聚模态的PNSD反演效果较好,但对于PM_(2.5)高浓度的反演结果差异较大.该反演方法将为珠三角地区的大气能见度计算和应用提供有利的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228.
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2013~2017年秋季海平面气压和全风速场进行大样本客观分型.结果表明,影响O3的天气类型共有7种,由污染程度高低分为高、中、低3类,对应的平均O3超标率分别为32.3%, 12.0%和4.2%.对比2017年和2016年秋季O3污染天气分型下促发O3污染的气象因子差异,2017年秋季高污染型O3天气形势出现的天数比2016年增多,且中污染型天气形势出现时,2017年的局地污染气象条件更为不利.采用WRF-CAMx模式通过改变气象场输入来量化气象条件贡献,并用实测变化减去气象变化以推算排放贡献.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变化导致O3浓度上升的贡献率为29.8%,而排放的变化引起O3浓度下降的贡献率为7.1%.在2017年秋季开展的O3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指导下的珠江三角洲O3前体物控制措施,有效缓解了部分由于不利气象条件而引起的O3污染浓度上升.不利气象条件是导致2017年秋季O3浓度升高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229.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栉孔扇贝对8:2氟调聚羧酸(8:2FTCA)的代谢转化特征以及代谢过程中靶器官的氧化应激响应.结果发现,栉孔扇贝可将8:2FTCA转化为8:2氟调聚不饱和酸(8:2FTUCA)、7:3氟调聚羧酸(7:3FTCA)、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和全氟庚酸(PFHpA)等代谢产物.栉孔扇贝鳃和肝脏中代谢产物总量最高,为8:2FTCA的主要代谢靶器官.与本课题组前期虾夷扇贝的相关研究相比,8:2FTCA在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体内的生物转化行为主要有3方面相似之处:检测到的代谢产物相同、代谢靶器官相同以及鳃是最终代谢产物PFOA生成和蓄积的主要场所;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栉孔扇贝中代谢产物以7:3FTCA占比较高,虾夷扇贝中则是PFOA占比较高.同时在8:2FTCA暴露过程中,栉孔扇贝靶器官的关键抗氧化酶出现了一定的应激效应.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等氧化应激指标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系出现不同程度变化:GSH-Px在整个代谢转化过程中呈现抑制效应;SOD,CAT活性在鳃中呈诱导效应,而在肝脏中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低剂量组中均呈抑制效应,高剂量组中大部分时间呈诱导效应.GSH和MDA含量不仅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组织间也存在差异.暴露实验结束后,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230.
介绍了采油污水池挥发废气的来源及危害,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分析探讨了挥发废气处理技术及原理,通过对中原油田分公司某采油厂敞口污水池加盖密闭改造,挥发废气通过回收治理后,降低了废气对环境的危害,有效避免了污水池挥发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消除了环保隐患和风险,改善岗位员工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