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研究各国学者对安全文化属性的描述基础上,提出我国海外项目优秀的安全文化应具备四种属性,即领导示范、团队协作、制度建设和载体有形。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项目的地域变更、文化差异,展示了中国石油国际业务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即提升领导示范作用,理顺领导示范与团队激励的关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理顺个人与团队的关系;进行制度建设,理顺文化与制度的关系;加强有形载体应用,理顺文化核心与文化载体的关系。通过四个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海外项目的安全文化水平,保障企业海外业务安全、平稳、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2.
紫外/亚硫酸盐(UV/SO32-)是一种基于紫外活化SO32-离子依靠生成还原性自由基——水合电子降解目标污染物的高级还原工艺.本文研究了UV/SO32-加速降解含碘造影剂泛影酸钠(DTZ)的效能、机制与影响因素以及UV/SO32-降解DTZ的路径.结果表明,UV/SO32-降解DTZ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速率快于单独UV和紫外/过氧化氢工艺,且降解速率随SO3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弱碱性或碱性水质可强化UV/SO32-降解效率,背景有机物对降解DTZ有一定抑制作用.DTZ降解机制包括直接光解和还原性自由基攻击,其中自由基攻击占主要部分.DTZ在UV/SO32-的降解路径包括取代、脱羧基羟基化和酰胺键断裂等.  相似文献   
143.
分析了水生(鲶鱼)和陆生(家鸽)生物体中卤系阻燃剂(HFRs)的组成和浓度。鲶鱼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浓度均值为30 800 ng·g~(-1)lw(脂肪归一化浓度),是最主要的HFRs,然后依次是多溴联苯醚(PBDEs)(2 300 ng·g~(-1)lw)、四溴双酚A(TBBPA)(37 ng·g~(-1)lw)、六溴环十二烷(HBCD)(21 ng·g~(-1)lw)、德克隆(DP)(14 ng·g~(-1)lw)、十溴二苯乙烷(DBDPE)(7.1 ng·g~(-1)lw)和六溴苯(HBB)(6.2 ng·g~(-1)lw);而家鸽中PBDEs含量最高(17 000 ng·g~(-1)lw),其次是SCCPs(7 600 ng·g~(-1)lw)DP(1 600 ng·g~(-1)lw)DBDPE(14 ng·g~(-1)lw)HBB、TBBPA和HBCDs(未检出)。鲶鱼和家鸽HFRs组成比较发现,鲶鱼中具有较高百分含量的低溴代PBDE单体和较低的fanti值,而家鸽中具有较高百分含量的高溴代PBDE单体和较高的fanti值。实验结果初步表明,水生生物较多地富集水溶性较大的化合物,陆生生物则较多地富集疏水性较强的化合物。研究认为以上水生和陆生生物体中污染物的差异性富集现象可能与化合物因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导致的不同环境迁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44.
李军    李庆奇    贺城墙    赵子文    魏状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11):66-72
为了研究危险化学气体泄漏事故扩散过程以及受灾人员疏散规划问题。提出以GIS为“连接器”,将危险化学气体的泄漏和扩散过程模拟、气体扩散风险分析和最优疏散方案生成3个过程进行集成,实现泄漏事故的综合应急响应。研究结果显示:方法能针对各类泄漏事故模拟气体的动态扩散过程,并生成受灾人员疏散规划方案,有助于应急处置机构及时决策,进而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5.
基于长江流域115个雨量站1963~2013年的日降水数据,应用小波多分辨分析结合信息论的方法,揭示长江流域近51 a来日降水时空变异的多尺度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流域日降水序列的变异性具有明显的局部聚集性;并沿纬向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质性,而沿经向呈现出拟均匀性;并于103°E附近存在一条明显的分界线,界线以西的日降水变异程度显著高于界限以东的;且日降水变异性与高程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而与年降水量和年降水天数之间则存在较弱的相关性。时间上,流域各站点日降水子序列对原始序列总变异的相对贡献的大小于103°E附近也存在一条明显的分界线,界线以西,各时间尺度下子序列的贡献均大于界线以东;且这种相对贡献的谱图于256 d处呈现出突变现象。此外,流域降水变异的时间尺度可分为3个不同的区间:短期的(2~16 d)、年内的(16~256 d)和年际的(大于256 d)。  相似文献   
146.
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强高模,机械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但碳纤维断裂伸长率较低,对能量吸收效率差,当作为防刺材料使用时通常需要较高的纤维含有率,这大幅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和重量。为了得到轻薄、坚固的防刺复合材料,本研究制备了密度梯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探究复合材料密度配置、堆叠顺序和方式对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试后复合材料的失效形式和破坏形貌,分析不同摆放位置的碳纤维板材在穿刺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样层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防刺性能影响最大,纤维布面密度次之,碳纤维板材在材料整体中的摆放位置对防刺性能影响较小。当碳纤维布面密度达到280 g·m-2,板材碳纤维布层数达到6层,且放置在最下层时,获得最优防刺性能。在刀具下落接触材料表面时,材料主要通过纤维和树脂的破碎、断裂来吸收能量,阻碍刀尖穿破材料;当刀尖刺出材料后,材料通过纤维从树脂中抽拔、剥离、拉伸断裂来吸收能量,阻碍刀具切割材料。  相似文献   
147.
简易隔声室     
沈阳冶炼厂镉熔铸现场,为了排出烟害和毒气,安装有一台高速排风机,噪声大,影响工人健康,不利安全生产。 在厂安全部门的支持下,工段领导、技术员、工人共同研究,建成了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隔声室。隔声室把风机四周围成一间小房,用 90 × 90的方木作骨架,外层用纤维板,表面涂油;里层用木板,在木板上钉一层15毫米厚的泡沫塑料,把声源封闭起来。经测试,噪声由110分贝降到70分贝,工人满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简易隔声室@贺正常  相似文献   
148.
西德林学家休伯特·艾对这个国家南部的巴登一符登堡州一个疗养胜地的山林进行了调查。这里与盛产林木闻名的黑林山相连,山上生长着茂密的长青树。在调查中,他发现,这里的森林,由于附近重工业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排排的冷杉和云杉正在枯萎死去。他婉惜地说:“黑林山正在变成黄林山”。据他调查,在赫斯州中部,有10%的云杉  相似文献   
149.
据联合国环境署资料,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约为47亿公顷,其中,封闭林(阔叶林和针叶林)为28亿公顷,较稀疏的开放林为13亿公顷,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灌木林和退化的森林为6.75亿公顷。全部森林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32%。如按1985年世界森林分布状况,则发达国家为19.20亿公顷,发展中国家为22.27亿公顷,详见图1。  相似文献   
150.
Ni2+改性的Cu-ZSM-5催化分解NO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Ni2+改性的Cu-ZSM-5催化剂在无氧和有氧气氛下的NO分解反应性能,考察Ni2+的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Cu-ZSM-5催化剂NO分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交换适量Ni2+再交换Cu2+的Ni-Cu-ZSM-5催化剂较单组分Cu ZSM-5催化剂有较高的高温(500℃~600℃)NO分解活性.在含5.5%O2的反应气氛中,Ni-Cu-ZSM-5在500℃下的NO分解率较之Cu-ZSM-5高出约20%,Ni2+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抗氧活性.就Ni2+对Cu-ZSM-5催化剂的可能改性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