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垂直流人工湿地不同填料长期运行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水力负荷(2400~3400mm/d)条件下,以沸石、无烟煤、页岩、蛭石、陶瓷滤料、砾石、钢渣和生物陶粒为填料,进行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柱净化污水实验(历时25个月).结果表明,随着系统的运行,各填料对COD的去除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沸石对污水中氮素的处理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82.03%和91.32%.钢渣对TP和可溶性反应磷(SR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89.61%和96.77%,且净化效果稳定;无烟煤第2阶段对磷素的净化能力低于钢渣,之后与钢渣无显著性差异.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针对水质特性选择长期高效的填料,如沸石、无烟煤和生物陶粒,在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可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2.
以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C/N下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C/N为10时,TN、NO2-N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36±10.55)%、(86.34±9.23)%和(67.60±4.10)%,都显著高于其他2组系统(P=0.006、0.001、0〈0.01);随着C/N的增加,NO3-N去除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NH4-N刚好相反,C/N为1时,明显要高于其他2种情况(P=0〈0.05),平均去除率为(65.42-1-14.31)%。针对C/N为1时人工湿地脱氮效率较低(51.294-14.48)%的情况,对系统进水采取了添加一定量好氧反硝化细菌固定化小球并曝气12h的强化实验措施。结果发现,强化实验条件下TN、NOr-N和N03-N去除率均提高了10%以上,且都要明显高于非强化实验条件(P:0.003、0、0〈0.01),同时NH4-N和COD去除率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微生物角度对系统进水进行前处理有助于提高人工湿地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53.
选择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武汉东湖作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对其中4个子湖湖心的沉积物进行了采集,并分析了沉积物中总氮、总磷与生物硅含量。结果表明:对照东湖沉积速率(约0.33 cm·a-1),在底层41~50 cm(1860—1890年)与31~40 cm(1890—1920年),东湖4处子湖氮、磷、硅基本为湖泊自然沉积;在中层21~30 cm(1920—1950年),人类活动有所增强,沉积有所变化;表层沉积物0~10 cm(1980—2010年)、11~20 cm(1950—1980年)中氮、磷、硅沉积普遍上升,这一时期对应着东湖人类干扰活动的普遍增加。对东湖4个子湖的沉积物氮、磷与硅的对比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增加了对东湖氮、磷的排放,促进了东湖硅藻的生长及硅的消耗,东湖不同子湖之间氮、磷、硅的沉积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4.
复合构建湿地运行初期理化性质及氮的变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研究了在间歇式进水条件下,复合构建湿地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阐述了湿度要、溶氧、pH等理化因子变化的原因。实验初期,系统尚处于不稳定时期,对N的去除不够理想。随着筚驼逐步步和稳定状态,对KN、NH4^ 、N、NO2^-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66%和71%。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氨氮去除的主要途径。从总体上看,有植物系统中硝态氮的出水含量较对照系统同,说明间歇式进水以及植物的存在都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发生。实验发现,复合构建湿地在冬季仍能较好地改善水质,是一种有效的水链管理对策,对受污水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八种不同工艺组合人工湿地系统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除磷效能的提高方式主要集中在基质填料的选择、湿地植物的筛选等方面,本试验从调整湿地的组合工艺着手探索提高磷去除效率的优化组合,在为期两年的研究中考察了推流床-下行流-上行流、下行流-上行流-推流床、好氧塘-下行流、下行流-兼性塘、推流床-下行流、下行流-上行流、推流床等8种不同工艺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磷的去除规律,比较了这些湿地组合所构建的生物学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如果采用塘系统作组合单元在湿地系统中前置比较理想,而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水力负荷下的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湿地系统可以常年保持稳定的、较高的磷去除能力,而且对水力变化具有更好的耐受性能。复合垂直流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工艺组合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琵琶湖环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日本琵琶湖水环境的变化及现状。在过去湖水水质相当好,属于贫营养湖泊,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水质渐渐恶化,逐步转变为中营养湖泊,局部区域已经达到富营养状况,并周年性爆发赤潮和水华,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污染控制措施。目前,该湖 水质呈现转好趋势。  相似文献   
57.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不同氮污水的净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向天然湖水中分别添加硝酸钾、碳酸铵和尿素配制成含不同态氮的人工污水,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不同含氮污水的处理效率。结果表明,增加硝酸钾量,随着进水硝态氮浓度的增大,TN、硝态氮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亚硝态氮去除率减小;增加碳酸铵量,TN、氨氮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硝态氮、亚硝态氮去除率减小;增加尿素量,TN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无机氮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本文同时分析了不同形态氮在湿地系统中的转化机制以及系统进出水理化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8.
2004年3月~11月对人工湿地循环处理的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放养类型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经人工湿地处理后,水质改善,对浮游动物去除率在60%以上,几乎没有影响到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循环水量最大的1号塘浮游甲壳动物隆腺溞占优势,密度较其他塘低,而生物量则高;放养类型相同的循环塘3号塘和静态塘4号塘,浮游动物种类基本相同,但种类数3号塘明显多于4号塘;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显示:1号塘>2号塘>3号塘>4号塘,说明循环塘水质好于静态塘.图4表5参21  相似文献   
59.
60.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硝化与反硝化作用   总被引:59,自引:11,他引:48  
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各基质层的硝化与反硝化菌数量以及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基质中硝化菌数量为7.5×103~1.1×105MPN·g-1,反硝化菌数量为7.5×106~1.1×107 MPN·g-1.硝化作用强度为0.01~6.35μg·(g·d)-1,反硝化作用强度为3.37~4.19μg·(g·d)-1.沿水流方向硝化菌数量和硝化作用强度明显降低,其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r=0.9661,p<0.001).反硝化菌数量和反硝化作用强度比较稳定,沿水流方向略有上升,其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r=0.7722,p<0.025).沿水流方向,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强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9776,p<0.001),这与人工湿地的溶氧状况和污水中氨氮含量较高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