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18篇 |
综合类 | 65篇 |
基础理论 | 7篇 |
污染及防治 | 11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9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地铁在运营中存在诸多风险,特别是外爆炸带来的危害尤为突出。为避免由此产生的风险,需对地铁隧道在外部侧爆炸瞬时强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损伤效应进行研究,进而对隧道衬砌结构的损伤程度作出判断。以西安地铁6号线工程为依托,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外爆炸荷载作用下应力波的传播规律;选取地面侧爆角度和隧道埋置深度2个因素建立分析工况,研究了外爆炸荷载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规律,隧道埋深15,18 m相较埋深12 m衰减了20,125个微应变;同时直观地对隧道衬砌结构的损伤程度进行分析。开展该项研究为地铁隧道结构抗爆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率。 相似文献
72.
城市节假日前后碳通量特征及其与车流量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变化背景下,城市作为主要的碳源,对其碳循环的研究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点内容之一。以上海市奉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结合定点连续观测的车流量数据,分析节假日(元旦)前后CO2浓度和碳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车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CO2浓度和通量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型曲线,节假日CO2浓度(385.6mg/L)平均值低于工作日(401.1 mg/L)。在本研究时段内该系统表现为碳源,尽管在白天的某些时段是碳汇,表明城市系统碳通量受自然和人为2个因素共同作用,自然因素比如该系统中的香樟、雪松等常绿植物的光合作用,人为因素由人类活动造成。基于车流量与交通流量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机动车量碳排放对于碳通量变化产生18%的贡献。 相似文献
73.
长江口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富积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长江口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监测资料,利用变异系数法和富积系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波动程度及富积程度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Pb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最高,其它重金属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较低,各重金属空间波动程度的顺序依次为Pb>Cd>Hg>Cu>Cr>As>Zn;沉积物中Cu元素的富积程度最高,Pb元素次之,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富积程度较低,各重金属富积程度的顺序依次为Cu>Pb>Zn>As>Cr>Cd>Hg.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较轻微,均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其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u>As>Hg>Pb>Cd>Cr>Zn. 相似文献
74.
城市化会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于航空遥感影像,选取了上海市典型的"城-郊-乡"样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9.3)和景观格局分析(Frastates3.3)软件,选用6个城市化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对研究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植物相关生长方程和城市绿地冠层面积,对研究区域绿地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所选用的城市化物理指标和景观指数,能够快速地用于评估城市化水平;(2)"城-郊-乡"样带上,总的碳储量为4 475 410.7 Mg C,碳密度为71.1Mg C/hm2;(3)城市绿地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异性明显,绿地碳储量大小表现为城市化水平高的市中心、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郊区以及城市化水平最低的乡村依次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市中心绿地分散且面积较小,而在农村和郊区其面积较大的生产绿地较多。 相似文献
75.
两株柴油降解菌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0#柴油为惟一碳源,对两株柴油降解菌DS-Ⅰ菌和DS-Ⅲ菌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能力、柴油降解动力学及表面活性物质成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S-Ⅰ菌和DS-Ⅲ菌在生长过程中均可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使发酵液表面张力降低;在11d的发酵时间内,DS-Ⅰ菌和DS-Ⅲ菌使发酵液中柴油的质量浓度从48.72m g/L分别降至16.64m g/L和9.17m g/L,柴油降解率分别为65.84%和81.18%,柴油降解速率分别为5.16m g/(L.d)和5.96m g/(L.d)。发酵液表面张力的降低与柴油的降解效果有显著的相关性。DS-Ⅲ菌在疏水性、对柴油的生长适应性和柴油降解速率等方面比DS-Ⅰ菌更好。 相似文献
76.
77.
78.
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研究了崇明森林资源发展特点,评估了森林碳汇对碳排放的抵消作用。研究发现,近年来崇明森林组成不断优化,个人所有特灌林面积逐年下降,国有乔木林逐年增加,确保森林资源的稳定和健康发展。2016年森林碳汇可抵消崇明电力消费碳排放的16%,由于崇明森林以幼龄林为主、单位面积蓄积量小,但年生长率高,随着林木生长,碳汇功能具有很大潜力,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CODcr自动连续分析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测定废水中CODcr的自动消解,自动比色测定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在封密的玻璃管内,废水在200℃恒温消除20min后,采用光电比色法,在5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实验结果,回归分析的相关性在0.95以上,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0.3%。用设计的自动连续测定技术,与标准分析方法同步测定某些废水中的COD值,其相对误差在3.22%-1.89%之间。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