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53篇
安全科学   443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164篇
综合类   920篇
基础理论   170篇
污染及防治   114篇
评价与监测   115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电解氧化处理难降解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连续式电解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电解催化处理,考察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导率[Cl-]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的[Cl-]6000 mg/L,在电解60 min时,对初始COD小于3000 mg/L的中等浓度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88.9%和97.3%,能耗为2.75 kwh/m3.为中试和工业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地下水石油污染曝气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石油开采区现场考察了地下水石油污染曝气治理效果.结果表明,现场土壤地质条件对曝气气流分布影响很大,气流分布并不与曝气井为轴对称,曝气井左侧影响距离达6 m,右侧仅为4 m;经过40 d的连续曝气,在气流分布密度大的区域,石油去除率高达70%,而在气流分布稀疏的区域,石油去除率只有40%,曝气影响区地下水石油平均去除率为60%;对曝气前后地下水中石油组分进行色质联机分析,表明石油去除效果与石油组分及其性质有关,挥发性高的石油组分容易挥发去除,而挥发性低的石油组分难于挥发去除,因此地下水石油污染曝气治理存在“拖尾效应”.  相似文献   
133.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国今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明了方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完善低碳政治制度、完善低碳市场制度、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建立人口均衡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制度、健全低碳法治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保障安排;通过突出碳技术创新、搭建碳技术实践平台、政府加大碳技术创新推广力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创新实践;重视低碳文化引领、加强低碳文化生活养成、加强低碳文化产业养成、加强低碳文化行政养成,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文化养成。多边主义框架下的全球合作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核心,世界各国应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享降碳减排技术,互相监督,形成共识,应对全球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34.
我国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现代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与环境问题做出的回答,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在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以法治建设为现代化保驾护航,以多元共治模式解决好生态治理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为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路径,开辟了符合时代潮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5.
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了解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状况,对两相厌氧反应器及相分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两相厌氧工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6.
焚烧飞灰磷灰石药剂稳定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妍  蒋建国  邓舟  许鑫  赵振振 《环境科学》2006,27(1):189-192
对垃圾焚烧飞灰的全组分和浸出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焚烧飞灰含有多种重金属,其中Pb、Zn和Cd等的浸出毒性分别达到11.8、164.9和31.2mg/L,远高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标准.实验选择新型无机稳定化药剂———磷灰石对焚烧飞灰的重金属稳定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磷灰石投加量7%时,处理后焚烧飞灰的重金属浸出毒性(部分样品除镉外)均达到了危险废物填埋入场控制限值;焚烧飞灰的稳定化效果与磷灰石的粒径有关,当其粒径为200目时能够取得较好的稳定化效果;稳定化产物在养护时间1d后,其重金属浸出浓度不再改变;实验证明在pH 3~11范围内稳定化产物都具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减少了稳定化产物在环境条件下的二次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7.
添加剂影响CaO固硫反应活性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Al2O3、Fe2O3和MnCO3作为添加剂对CaO固硫反应过程的影响,用等效粒子模型对固硫反应过程进行表征,求得了其固硫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MnCO3与Fe2O3对CaO固硫反应的作用机理相同,能提高固硫反应速率常数、产物层有效扩散系数和钙的转化率.通过计算等动力学温度、活化能大小可以判断添加剂对固硫反应活性影响的趋势,但不能准确衡量添加剂对固硫反应活性的贡献;对应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产物层有效扩散系数更能准确反映添加剂对固硫反应的影响大小.非化学计量金属氧化物通过高温下氧离子、金属离子较强的扩散特性来催化固硫表面化学反应和促进产物层扩散反应.根据不同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对固硫反应的不同控制阶段的影响规律,针对添加剂发挥作用的温度特性和化学反应计量关系复合掺入添加剂,可进一步提高固硫剂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8.
家蝇AChE检测毒死蜱残留的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纯化的家蝇(Museadomestica)乙酰胆碱酯酶(AChE)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缓冲液pH值、底物(ATCh)浓度、温度三个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8.5 ̄9.0,温度为30℃,底物浓度为2.5mmol/L的条件下,该酶具有最大活性。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不同pH值的缓冲反应体系和不同抑制时间条件下毒死蜱(Chiorpyifos)对AChE活性的抑制,发现pH值为8.0时AChE对毒死蜱最为敏感,而且对毒死蜱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R2=0.9973),半抑制浓度仅为39.1μg/(L抑制时间为20min),检测下限为4.4μg/L。随着抑制时间的延长,毒死蜱对AChE的抑制程度逐渐增强,检测限可进一步降低。可见家蝇AChE是指示环境中毒死蜱污染程度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39.
为提升慢病重点人群个人健康维护技能、改善慢病重点人群健康维护效果,探索重点健康维护行动的方式和内容。对2023年某铁路地区集中健康维护和参与前后血压、血糖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级高血压人数降低24.43%,二级高血压人数降低5.61%;随机血糖≥11.1 mmol/L人数降低32.56%,说明本年度集中维护效果明显。结合健康维护实践,总结集中维护效果和集中维护安排经验,以不断完善健康维护方式,为持续开展健康维护行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0.
<正>为科学推进“碳中和”与“碳达峰”的重要发展目标,加快国际碳交易机制的协同与融合。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碳减排、推广低碳技术应用、降低交易成本、控制风险并提高交易效益成为了全球碳交易的共同追求。通过建立国际合作体系,促进全球碳市场规范发展;推动统一标准认证体系,减少交易壁垒,提升全球碳市场整体效能;构建多边对话机制,保障全球碳市场交易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面对国际碳交易市场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提出促进碳减排技术创新、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开展碳排放案例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