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问世已有50余年的历史,中国从1965年开始引进这一新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现已成为一种日常惯用的分析手段。通过对其基本原理、用途和常用方法的阐述,总结分析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2.
潘碌亭  王键  罗华飞 《环境科学》2009,30(11):3324-3328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以高浓度羧甲基纤维素(CMC)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中温条件下UASB反应器的启动、颗粒污泥特性和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接种颗粒污泥与消化污泥的混合泥进行培养,并逐步提高进水CMC废水浓度,运行80 d后,可实现UASB反应器的启动;当进水COD值达到4 000 mg/L,容积负荷6.86 kg/(m3.d),COD去除率在80%以上;反应器内污泥实现颗粒化,且颗粒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73.
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及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引发的中国水质型缺水问题备受关注。基于污染源普查数据和统计数据,参考《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两级排放标准,量化并预测了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种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和污染负荷。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为2.26×10~(10)~3.49×10~(10 )m~3,TN、TP、COD、Cu、Zn污染负荷分别为61 388、11 273、592 288、43、139t;各种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和决定性污染物差别大,优先污染控制策略存在地区差异;产量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和预测表明,2020年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鱼类的灰水足迹将达到2.85×10~(10)~4.79×10~(10)m~3,TN、TP、COD、Cu、Zn的污染负荷分别达到8.42×10~6~9.59×10~6、1.61×10~6~1.83×10~6、8.70×10~7~9.91×10~7、1.54×10~2~  相似文献   
74.
针对印刷线路板综合废水p H低,Cu、Ni、氨氮含量高等特点,采用铁碳催化内电解结合A/O组合工艺进行废水处理。最佳条件下,一级催化内电解对总铜去除率可达99.6%,由179.7 mg/L降低至0.71 mg/L;对总镍去除率为62.7%,由0.83 mg/L降至0.31 mg/L。二级催化内电解对总铜去除率达96.3%,降低至0.026 mg/L;对总镍去除率达92.6%,降低至0.023 mg/L。两级铁碳内电解对COD和TP去除率为53.3%和91.2%。经过A/O系统处理后,最终出水ρ(COD)<44 mg/L、ρ(TP)<0.21 mg/L、ρ(TN)<14 mg/L、ρ(NH+4-N)<1.6 mg/L、ρ(总铜)<0.02 mg/L、ρ(总镍)<0.016 mg/L,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5.
聚氯乙烯(PVC)类医疗废物的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含聚氯乙烯医疗废物的热解特性,选取输液管和尿样盒为对象,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重实验,探讨了二者热失重行为和机制,分析了反应过程中热量变化及热解剩余物性状,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输液管和尿样盒的降解过程以主要成分PVC的热解机制为主导,分别在约200~390℃和约390~550℃区间内,呈现两段主要的热解过程,最大热解速率分别出现在315℃和470℃左右;增塑剂可降低样品脱氯的温度并增加失重率,样品复杂的成分导致失重峰不规则且不平滑;热解过程为吸热反应,呈现2个明显的阶段,分别对应试样的两段热解,热延迟的存在导致DTA峰温稍滞后于对应的DTG峰温;建立的"整体两步四反应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输液管和尿样盒的热解行为.  相似文献   
76.
液膜法处理草浆纸厂黑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液膜法对造纸黑液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对于分离时间,乳水比,油内比,废水PH值,搅拌速率等因素与COD去除率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和LMA-1-TOA-煤油-H2SO4组成的膜体系中,COD去除率可达98%左右,出水PH值接近中性。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多功能水处理剂FIQ-C在循环冷却水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考察了各种因素对缓蚀性能的影响,探讨了FIQ-C的缓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FIQ-C的投加量为5mg/L时,在循环冷却水中的缓蚀率可达60%以上,且在中、低温条件下对A3钢均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是一种混全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78.
氧化絮凝复合剂(XOF)去除源水氨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药剂(XOF)对饮用源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投加量、反应时间、pH等因素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XOF在浑浊水中充分利用氧化絮凝协同作用对氨氮有较高的 作效果,在pH值为7-8、投加量为药剂与氨氮质量比10:1、反应时间20min的条件下,复合药剂(XOF)以氨氮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79.
采用液膜法对造纸黑液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对于分离时间、乳水比、油内比、废水PH值、搅拌速率等因素与COD去除率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和LMA-1-TOA-煤油-H2SO组成的膜体系中,COD去除率可达98%左右,出水PH近中性。  相似文献   
80.
第三范畴在哲学的认识论上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它从康德的那种认识论的维度中脱离出来。同时,它也不具有胡塞尔的那种现象学的意象关系的介定。它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范畴,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一个中介点上。在齐美尔的第三范畴的概念中,环境伦理学的二元论的倾向被排除了。它也为价值关系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