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149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269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21.
本文选取小山口村、魏城村和南垛庄铺三个林权改革试点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描述统计、交叉列联表分析和Ridit分析,就林权改革的方式、林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及林权流转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山东临沂市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在历经3年的林改中,临沂市始终坚持尊重实际、区别对待,灵活选择林权改革的方式,使当地的林权制度改革受到村民的欢迎。此外,林权改革后,当地的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及对林业的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村民的营林、护林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但是在涉及到林权流转方面的问题时,大部分的村民不能清楚认识到林权的价值,从而使落实处置权的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622.
基于小波变换的兰州市近十年空气污染指数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兰州市近10年逐日空气污染指数的时间序列采用一维连续Morlet小波进行小波变换分析,研究了该市大气污染时间序列的多尺度变化特征、主周期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兰州市近10年空气污染指数在不同时问尺度上具有不同的"高一低"交替演化规律,且以300 d左右的变化为主周期,100 d左右的变化为次周期;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623.
福建省宁化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本文通过分析宁化县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时空分布特征等,总结出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并在统计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与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的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建议,以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4.
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路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行业是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在全球以排放交易为减排手段的大趋势下,电力排放将是一笔巨大的资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大型电力企业如何对自身的碳资产进行管理,走什么样的管理路线,会对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碳资产管理的实施路线,2012年前的发展战略,综合分析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不同发展路线,以期对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25.
宋晓聪  杜帅  邓陈宁  谢明辉  沈鹏  赵慈  陈忱  刘晓宇 《环境科学》2023,44(12):6630-6642
钢铁行业是中国碳密集度最高的工业行业之一,为分析钢铁行业生命周期碳排放及碳减排潜力,从生命周期角度构建碳排放核算模型,以2020年为例开展实证分析,通过优化废钢使用量、化石燃料燃烧量、电力碳足迹因子以及清洁运输比例4项变量,对钢铁行业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作预测评估,同时使用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钢铁生命周期碳减排因素的关键程度.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CO2)排放总量约24.04亿t,其中原料获取和加工生产阶段是钢铁行业碳排放的关键环节,占钢铁行业生命周期CO2排放总量的98%以上.从CO2排放源类别分析,化石燃料节约和外购电力清洁化是钢铁行业降碳的重中之重.到2025年,通过推广低碳技术、优化电力结构、增加废钢炼钢量、提高清洁方式运输比例,分别可使钢铁行业实现20%、 6%、 5%和1%的碳减排潜力.化石燃料燃烧量对钢铁行业生命周期CO2排放的影响最显著,电力碳足迹因子和废钢炼钢使用量次之.关于钢铁行业节能低碳技术,短期内以推广轧钢工序与高炉炼铁工序低碳技术为主,未来随着电炉...  相似文献   
626.
以粤北山区典型区的连州市为例,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2007年耕地地力调查样点分析结果,对研究区耕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5年以来,连州市耕地表层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有所增加,分别从1982年的16.3 g·kg-1、40.88 t·hm-2上升到2007年的17.37 g·kg-1、43.31 t·hm-2。土壤有机碳随土壤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复杂,土壤有机碳呈上升趋势的有潴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而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和矿毒田呈下降趋势,主要旱地土壤类型(黄壤、红壤、红色石灰土、酸性紫色土)表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从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量,水田、旱地表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水田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分别由80年代初期的18.30 g·kg-1、44.80 t·hm-2上升到2007年的18.78 g·kg-1、46.21 t·hm-2;旱地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分别由80年代初期的10.46 g·kg-1、29.27 t·hm-2上升到2007年的13.17 g·kg-1、34.67 t·hm...  相似文献   
627.
粤北山区近25年来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粤北山区典型区的连州市为例,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2007年耕地地力调查样点分析结果,对研究区耕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5年以来,连州市耕地表层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有所增加,分别从1982年的16.3 g·kg-1、40.88 t·hm-2上升到2007年的17.37 g·kg-1、43.31 t·hm-2。土壤有机碳随土壤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复杂,土壤有机碳呈上升趋势的有潴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而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和矿毒田呈下降趋势,主要旱地土壤类型(黄壤、红壤、红色石灰土、酸性紫色土)表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从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量,水田、旱地表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水田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分别由80年代初期的18.30 g·kg-1、44.80 t·hm-2上升到2007年的18.78 g·kg-1、46.21 t·hm-2;旱地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分别由80年代初期的10.46 g·kg-1、29.27 t·hm-2上升到2007年的13.17 g·kg-1、34.67 t·hm-2。粤北山区耕地表层土壤总体上表现为碳汇。  相似文献   
628.
本文主要研究有关重金属螯合剂在电镀废水的疏导程序,按照合成工艺影响标准进行单位物料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流程的规范管理,同时采用红外光可见光谱仪器与电子显微镜装置进行原料内部絮体形态特征探析。因为传统模式中的单一絮凝剂处理功效不尽理想,于是设计人员应用PAC、PFS以及硫酸铝钾元素进行综合调试,将正交试验调制标准整理完全,稳定废水处理绩效,尽量贴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维护相关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29.
利用回归分析理论通过建立洪山泉流量的混合回归模型,揭示了洪山泉当年流量与自身前一年流量、前四年的降水量以及当年岩溶水开采量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加权平均降雨量与泉流量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1980年后岩溶水开采等人类活动对洪山泉流量衰减的影响,最终得出洪山泉流量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洪山泉流量预测。该研究可为合理开发洪山泉提供依据,对保护洪山泉岩溶水资源、恢复泉流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0.
将集对分析理论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构建煤层突出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模型选取煤的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煤的坚固性系数f、煤层瓦斯压力队综合指标D和综合指标K作为评价指标。其次,为避免权重赋值的主观性,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提高权重的客观性和适应性。然后,利用综合评价准则判断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