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篇 |
环保管理 | 7篇 |
综合类 | 180篇 |
基础理论 | 8篇 |
污染及防治 | 27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不同方法制备的铟催化剂选择性还原N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负载量的In/Al2O3催化剂分别以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得,对比评价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活性,考察了氧气浓度、H2O对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铟催化剂有较高的去除NO活性,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最高活性都可达90%左右;而浸渍法样品的活性较差,最高转化率不到60%.氧气浓度对NOx最高转化率及其相应反应温度均有重要影响.随着O2浓度的提高,最高活性对应的反应温度降低.反应气氛中H2O的加入使铟催化剂活性大幅降低.铟与其他多种金属活性组分相比,一个突出的不同表现是,3种方法各自的最佳负载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13.
富氧条件下选择性还原NO的复合催化剂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净化稀燃汽车尾气中NOx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单一催化组分或单一类型的催化剂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复合催化剂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复合催化体系的组合形式,回顾了国内外最近几年复合催化剂体系净化NOx的研究成果,为将来设计新的复合催化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14.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因子的修正和排放量计算:2000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我国城市的发展状况 ,采用城市分类的方法 ,将我国 2 6 1个地级市按照人口数量分为 5个类别。每类城市选取一个典型城市进行实地调查 ,对我国燃烧锅炉和机动车的NOx 的排放因子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适合我国目前排放水平的各类城市的固定源和移动源的排放因子。并依据 2 0 0 0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民用炉具的燃料消耗量和机动车保有量 ,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 ,估算了 2 0 0 0年我国各地区的NOx 排放量 ,分析了分地区、分行业、分燃料类型的NOx 排放特征。 2 0 0 0年我国NOx 排放总量为 11.12Mt,其中固定源占 6 0 .8% ;移动源占 39.2 %。NOx 排放在地域、行业和燃料类型上分布均不平衡。NOx 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 ,其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燃煤为最重要的NOx 排放源 ,其排放量占燃料型NOx 排放量的 72 .3%左右。 相似文献
215.
用液相催化氧化法对低浓度H2S净化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H2S浓度在1500-2500mg/m3之间,氧含量为5%的H2S尾气,Fe+、Zn2+和Mn2+在液相中对H2S具有催化氧化作用,其催化性能大小顺序为Fe2+>Zn2+>Mn2+,且Fe2+催化性能远远大于其他两种离子;用Fe2+作催化剂,溶液的净化效率可达99%以上,且硫容量也较大,对低浓度H2S的净化相当有利. 相似文献
216.
中国道路机动车10种污染物的排放量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了定量分析中国道路交通过程机动车污染状况,综合利用MOBILE5模式和燃料消耗计算方法,在调查分析中国1995年(基准年)机动车基本数据基础上,建立了THC、NMVOC、CH4、CO、NOx、CO2、SO2、Pb、PM10、N2O等10种主要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和排放总量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的02、CH4、SO2、PMl0等污染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17.
生物气溶胶对大气成云过程、生态系统演化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对生物气溶胶浓度、组成和活性的变化规律认识不足.因此,在2013年1月和2015年1月在北京市清华大学校园内进行了采样和观测,以分析气象条件对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组成的影响.生物气溶胶浓度用生物气溶胶在线检测器WIBS-4A(waveband integrated bioaerosol sensor)测定,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的组成用16S rDNA测序的方法来测定.结果表明,北京冬季生物气溶胶数浓度范围在2~150 L~(-1).风是影响生物气溶胶的浓度和组成的重要因素.主导风向为北偏西30°,风速大于4 m·s-1的大风天气时,生物气溶胶的数浓度升高1个数量级,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的组成也发生急剧的变化.大风天气过后,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的组成缓慢恢复到大风前的状态. 相似文献
218.
使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闽南夏季云下洗脱过程进行研究;对闽南夏季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丰度比进行了测试.氢氧同位素丰度比分析发现,降水氢氧同位素丰度比存在较大分馏,但同一降水云系中δD/δ18O值是稳定的,可以作为判别降水来源的特征量.对降水中硫同位素丰度比分析发现,当大气中气溶胶和气体硫同位素均呈负值时,降水中富集34S,反之相反.并使用稳定同位素平衡模型估算事件型降水云下洗脱过程的作用,厦门前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19.5%和80.5%,中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32.3%和57.7%,后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53%和47%,漳州云中,云下洗脱比例接近 相似文献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