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葡萄糖为共基质硝基酚厌氧生物降解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中温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共基质,采用间歇试验法,通过测定甲烷累积产量,研究了2-硝基酚、4-硝基酚、2,4-二硝基酚和2,6-二硝基酚的厌氧生物降解性,利用相对活性值来判断硝基酚对产甲烷菌的抑制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硝基酚浓度小于24mg/L时,对产甲烷菌没有产生抑制作用;4-硝基酚浓度小于20mg/L时,对产甲烷菌没有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24mg/L时产生轻度抑制;2,6-二硝基酚浓度小于12mg/L时未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16mg/L~24mg/L时产生轻度抑制;2,4-二硝基酚浓度小于4mg/L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8mg/L~24mg/L时产生中度抑制.4种物质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2-硝基酚<4-硝基酚<2,6-二硝基酚<2,4-二硝基酚.  相似文献   
12.
电动力学法修复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电动力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国外的一些电动力学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艺,如Lasagna工艺、阴极区注导电性溶液工艺、阳离子选择性透过膜、CEHIXM工艺、Electro—Klean^TM电分离技术、电化学自然氧化技术、电化学离子交换技术、电吸附技术等,并指出了这些工艺的优缺点。评价了电动力学法处理地下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粉末状和颗粒状有机膨润土对克百威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制得粉末状CTMAB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简称CTMAB-膨润土)和CTMAB-SDBS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简称CTMAB-SDBS-膨润土),并利用聚乙烯醇(PVA)包埋固定化技术将2种粉末状有机膨润土制成颗粒状有机膨润土,研究了粉末状与颗粒状有机膨润土对水中克百威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粉末状CTMAB-膨润土和CTMAB-SDBS-膨润土对克百威的吸附效果较好,最终去除率分别为90.9%和92.5%,颗粒状CTMAB-膨润土和CTMAB-SDBS-膨润土对克百威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55.5%和60.3%;有机膨润土对克百威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颗粒状有机膨润土吸附克百威最多可重复利用6次.  相似文献   
15.
白泥对填埋场垃圾降解的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个相同的密封聚乙烯塑料罐中,分别装填相同组分和重量的青岛市居民区的生活垃圾,并且在4个罐中按不同比例添加白泥,与垃圾混合均匀。实验模拟填埋场的环境条件。定期监测4个罐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分析比较白泥的添加及添加量的多少对渗滤液的衰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白泥的添加能够向反应系统提供一定数量的碱度,可以防止反应系统因出现酸过度累积而受到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垃圾的降解进程。这不仅对于减轻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负荷、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可以为白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姜丽娜  佘宗莲  金春姬  王磊  于静 《环境科学》2007,28(10):2230-2235
用实验室规模的2个UASB反应器,分别研究了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共基质条件下3-硝基酚(3-NP)和2,6-二硝基酚(2,6-DN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对3-NP的降解,用葡萄糖作共基质的效果明显好于以乙酸钠为共基质;而对2,6-DNP的降解,乙酸钠作共基质效果更好.在含3-NP废水厌氧降解实验中,保持进水COD浓度为2 500 mg/L左右,HRT为26 h,以葡萄糖为共基质时,进水3-NP浓度可提高到254.6 mg/L,3-NP的去除率保持在99.0%以上;以乙酸钠为共基质时,保持HRT为30 h,3-NP浓度可提高到71.6 mg/L,3-NP去除率在90.0%以上.在含2,6-DNP废水厌氧降解实验中,保持进水COD浓度在2 500 mg/L左右,HRT为35 h,以葡萄糖为共基质时,2,6-DNP浓度可提高到170.0 mg/L,2,6-DNP的去除率保持在98.0%以上;以乙酸钠为共基质时,保持HRT为30 h,2,6-DNP最大浓度可提高到189.5 mg/L,2,6-DNP的去除率在9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中温厌氧消化条件下 ,以有机酸 (乙酸与丙酸的混合酸 )为共基质 ,通过测定甲烷累积产量 ,研究了 2 硝基酚、2 ,4 二硝基酚的厌氧生物降解性。试验条件为 :温度 35℃ ,COD 110 0~ 12 0 0mg/L ,pH 7 0~ 7 5 ,COD/VSS为 0 1,接种污泥未驯化 ,其产甲烷活性CH4/VSS为 195mL/g。研究结果表明 ,在所选的浓度范围内 (≤ 4 4mg/L) ,2 硝基酚对产甲烷过程没有产生抑制作用 ;2 ,4 二硝基酚是抑制性较强的物质 ,浓度为 12~ 2 0mg/L时产生中度抑制 ,大于 2 8mg/L时产生重度抑制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单独臭氧氧化法和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研究了催化剂种类、焙烧温度和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探索最适宜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控制臭氧发生量为10g/h,接触时间30min时,分别加入一定量的MnO/沸石、CuO/沸石和Fe_2O_3/沸石,对染料废水的臭氧氧化反应均有催化作用,处理效果优于单独臭氧氧化法。以沸石作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在600℃下焙烧10h、催化剂投加量为3.0g时,MnO/沸石催化臭氧氧化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最好,COD、苯胺和色度的去除率在30min时分别为76.56%、95.93%和96.87%。  相似文献   
19.
曹煊  金春姬  彭刚  刘兴超 《化工环保》2006,26(4):259-262
研究了氨氮质量浓度、体系温度、时间、酸化碱渣溶液的pH等对酸化碱渣吸附氨氮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作为解吸剂的蒸馏水和NaCl溶液对氨氮的解吸效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酸化碱渣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3.9mg/g。氨氮吸附量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酸化碱渣溶液的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酸化碱渣表面吸附作用力主要为偶极间力和氢键力,吸附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NaCl溶液对氨氮的解吸效果好于蒸馏水,最大解吸率为25.7%。  相似文献   
20.
碱渣对铜(Ⅱ)离子吸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煊  金春姬  刘兴超  彭刚 《环境化学》2006,25(4):414-419
研究了铜在碱渣表面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碱渣总吸附量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体系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吸附质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pH《5.01时其等温吸附能较好地符合Freudlich等温吸附规律,而在pH》5.01时,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吸附热随pH值的增大而升高.当pH≤4.54时,碱渣的吸附力以偶极间力和氢键力的作用为主,而当pH》4.54时,以化学键力为主.碱渣的动力学方程亦随pH值的改变而改变,在pH=4.54时,碱渣对Cu2 的吸附动力学方程以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优;当pH为4.91和6.01时,以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