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活性炭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吸附催化剂,其性能取决于它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根据活性炭的表面特性对不同物质的吸附性能,对活性炭进行活化和改性处理,能进一步满足各种特殊用途的要求。本文概述了活性炭的各种活化和改性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ASE)对土壤样品中的四溴双酚A进行了快速萃取,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UHPLC MS/MS)对样品进行了准确定性与快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76468X-9958,相关系数r=0.9993,线性范围为0.05—50μg.mL-1,检出限为0.01μg.mL-1.采用该方法对某地化工污染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四溴双酚A的含量为0.021μg.g-1(干重),样品基质加标回收率为88.1%—107.2%,RSD值为6.8%.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测定固体中硅元素的主要分析方法为重量法和容量法,标准方法主要有重量法测定硅量(GB 6730,10—1986)和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量(GB11064,8—89)等方法.目前我国尚无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土壤和沉积物中硅测定的标准方法.分析土壤中金属元素多采用酸溶法进行前处理,但常见的酸溶法不能完全溶解固体中的硅元素,或易使硅挥发损失.本文采用碱熔法ICP/AES对土壤和沉积物中硅的测定进行了探讨,通过优化测试条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用喷射鼓泡反应器进行烟气脱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采用喷射鼓泡反应器处理烟气量为7 000~10 000 m3/h的软锰矿浆烟气脱硫中试试验。试验中,对喷射鼓泡反应器及系统的阻力进行了测定,考察了不同品位、不同液固比的软锰矿条件及系统连续运行时的脱硫率和锰浸出率。中试表明,在液固比为(2~3)∶1、矿粉粒度约为100目的连续运行条件下,无论是选用品位高的钦锰矿还是品位低的软锰矿,系统运行稳定,且脱硫率保持在90%以上,锰浸出率在70%以上。吸收液经净化处理后得到的MnSO4.H2O产品可达到国家GB1622—86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日本神户市的水道耐震化项目考察为基础,对该市应急供水系统的建设方法进行梳理,归纳了系统建设目标、系统方案、应急水源储备、应急水源输送和应急供水管道抗震等重要环节的建设思路和技术方法,对我国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以及解决灾后供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峨眉山冷杉衰亡与土壤铝活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晓帆  卢红  金燕 《环境科学》1997,18(4):25-28
通过模拟酸雨对峨眉山土壤中活性铝的溶出试验,考察了铝离子溶出量及Ca/Al比值,并研究其与冷杉生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峨眉山土壤中铝离子活化严重,Ca/Al比值远远小于1,铝中毒是峨眉山酸沉降危害冷杉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模拟酸雨对峨眉山土壤缓冲能力与冷杉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模拟酸雨对土壤的静态和动态淋溶试验,比较了峨眉山冷杉生长状况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的缓冲能力,并与未受酸沉降侵蚀、冷杉生长良好且与峨眉山海拔相近的贡嘎山土壤作为对照点,研究和分析了各不同区域土壤随模拟酸雨pH值变化而改变的情况,以及土壤中可交换阳离子在受到酸沉降侵蚀时,其阳离子溶出总量情况,揭示了峨眉山土壤对酸沉降的缓冲能力与冷杉生长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不同载体钾基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机理,对3种载体(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活性炭和氧化铝)和3种K_2CO_3理论负载量(10%、30%和50%)改性条件下的吸附剂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反应温度(50、60、70、80和90℃)及CO_2浓度(5%、7.5%、10%、12.5%和15%)对吸附剂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负载和反应前后吸附剂的微观特性,结合其反应动力学过程,探明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3种吸附剂的最佳理论负载量为30%,且70℃的反应温度和12.5%的CO_2浓度为最佳反应工况;K_2CO_3/AC吸附剂的实际负载量和CO_2吸附性能最优,而K_2CO_3/Al_2O_3吸附剂则最差;吸附剂的碳酸化反应过程中,相比比孔容积,比表面积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内扩散阻力显著增强;SO_2和HCl会与K_2CO_3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导致吸附剂逐渐失效,3种吸附剂中K_2CO_3/AC的循环失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产业现状及环境市场急需的重点产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保产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未来的世纪性产业。本文阐述了我国环保产业现状、问题及建议;介绍了我国环保市场急需的重点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及产品,以其引起人们的关注,转变环保市场机制,开发重点环保产品,加速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利用自行搭建的流化床实验系统,建立了燃烧条件与城市污泥膨胀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燃烧温度、升温速率与样品粒径.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污泥燃烧演变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亚微米颗粒物(PM1)与超微米颗粒物(PM1~10)的排放特性,并结合所形成颗粒物的微观特性,揭示了城市污泥焦膨胀特性对颗粒物排放规律的深层次影响机理,以及颗粒物形成的关键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污泥在不同升温条件下的燃烧过程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均由两个显著的放热峰与两个平缓的吸热峰组成;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燃烧所形成污泥焦的膨胀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主要受到挥发分析出过程的影响;样品粒径与膨胀率之间呈反比例关系,且燃烧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颗粒物内部结构的催化演变过程,对污泥焦的膨胀特性产生影响;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颗粒物的整体排放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