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通过分析我国台湾地区"环境资源部"的历史沿革及改造中的具体操作,对生态大部制的探索得出以下启示:应明确改革的理念和思维、在改革之前制定相关的机构组织法、充分考虑监管体制的改革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的影响、应充分预计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阻力和反弹并事先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2.
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被建设部列为限制使用工艺。不得用于软土或易发生流沙的场地,地下水位高的场地,应先降水后施工。人工挖孔桩桩长不得超过当地  相似文献   
183.
采用臭氧氧化分别与混凝、活性炭吸附联用处理,对镁离子随有机物的去除而损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氧化不能有效去除高盐量水中的有机物.通过GC-MS分析和荧光检测,指出臭氧氧化改变了水中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增加了水中羧酸类有机物含量,从而导致镁离子与其发生络合配位.当这些有机物通过混凝或者活性炭吸附被去除时,与其发生配位的镁离子也会随之从水中损失.  相似文献   
184.
反硝化细菌抑制石油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两个UASB反应器(UASB-1和UASB-2)。其中UASB-1模拟石油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生存环境,强化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滋生,使其不断产生硫化氢气体。该系统的液体进入后续UASB-2厌氧反应器,其主要作用是在其中形成反硝化作用的环境条件,以控制石油输集系统中不断滋生的硫酸盐还原菌,从而达到控制硫化氢气体的目的。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的最佳氧化还原电位(ORP)为-370~-300mV,而反硝化细菌的最佳ORP为-150~-50mV。向系统中投加亚硝酸钠可迅速增加反应器中的ORP,并为反硝化细菌提供充足的氮源。当系统中的w(SO24-)∶w(NO2-)=8∶1.2时,抑制效果最佳,可以将硫化氢的产生降低至10%。运用16S rDNA基因克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方法研究了系统中微生物种属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能够有效抑制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繁殖,系统中3种典型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属、脱硫肠状菌属、脱硫单胞菌属)逐渐消失,同时反硝化细菌的种属和数量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5.
城市污水管网内生物菌群演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长1200 m的城市污水模拟管段,研究了城市污水管网中微生物菌群的沿程演替规律,分析了管网生物膜的pH、DO、厚度、结构及菌群构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城市污水管网生物膜pH变化不大,DO由0.35 mg·L-1减小为0.26 mg·L-1,生物膜厚度沿程开始呈增长趋势,平均厚度由300μm增加至800 m处的平均最大厚度560μm,此后呈现降低趋势,这主要与水力冲刷及易吸收营养物质的减少有关,因水力冲刷作用,管网生物膜的初始结构表面平整,随管网长度增加,生物膜呈现疏松构造,从而增大了生物膜比表面积,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同样作用下,管网生物膜中的菌群数量也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生物菌群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200 m处有球菌属、链球菌属、杆菌属、链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等菌群,依次400 m、600 m处有肠球菌、脱硫弧菌属、硫单胞菌属,1000 m以后以甲烷球菌、反硝化杆菌、脱氮硫杆菌等厌氧菌为主,沿程菌群种数减少后形成了稳定的菌群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86.
以PDA在线监测混凝过程和絮凝体形态学分析为基础,建立了絮凝体强度的分析评价方法.为了计算某一特定絮凝条件下形成絮凝体的黏结力,进行混凝实验并运用图像解析法及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絮凝体形态学特征.实验过程中将水样引入与光散射颗粒分析仪(PDA2000)相连的透明橡胶管内,并通过准确控制橡胶管内的水流速度梯度来改变作用于絮凝体上的剪切力,这样就可以在线监测絮体的破碎情况,然后根据PDA输出的FI曲线来确定絮凝体的临界破碎条件.根据临界破碎条件下剪切力、破碎力和黏结力的等量关系,确定黏结力系数k1,进而计算出可以表征絮凝体强度的黏结力B.该方法的有效性已经被大量以硫酸铝为混凝剂的腐殖酸混凝实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187.
硫粉投加量与污泥含固率之比对生物淋滤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接种污泥硫细菌混合菌液,研究了S粉投加量与污泥含固率之比(SA/TS)对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淋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SA/TS值能显著缩短淋滤时间,提高淋滤效果.当SA/TS为2.5,经过8 d生物淋滤,Cu和Zn的淋滤效果可达到最佳,溶出率分别为66.2%和63.9%.淋滤进行16 d后,Pb的溶出率为30.8%.对于Cu,不论淋滤前后有机态都是较强的结合态.Zn的溶出主要是由于结合能力强的铁锰氧化态在淋滤过程中被大量浸出.Pb经过16 d的淋滤,铁锰氧化态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有机态比例上升.加大SA/TS有利于提高S粉的利用率,对N的保存影响不大,但增加了P的流失.  相似文献   
188.
结合近五年宁夏电网GIS从安装调试到运行维护阶段中的故障(缺陷)实例,汇总了宁夏电网的常见故障,以GIS的金属颗粒缺陷为例,讨论了超声波局放带电检测技术在GIS金属颗粒缺陷中的应用,为GIS全过程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9.
粤北山区连州市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粤北山区连州市为研究区,采集了3009个耕地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利用GS+软件构建的半方差变异函数模型、ArcGIS中的克里金插值法以及SPSS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硒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硒元素的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的均值为0.432 mg·kg-1,变化范围为0.048~4.650 mg·kg-1,耕地土壤整体处于富硒和足硒的水平,富硒土壤较为丰富.在空间分布上,富硒土壤主要连片分布在连州市的南部和东北部,中西部地区则呈斑状分布.土壤中硒的赋存形式主要以残渣态和强有机结合态为主,二者占全量的60.5%;土壤硒全量与残渣态硒、强有机结合态和腐殖酸结合态硒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pH和TOC对土壤硒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成土母质是影响连州市耕地表层土壤硒含量分布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0.
腐殖酸铝盐絮凝体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显微摄影分析研究了腐殖酸铝盐絮凝体成长的动态过程以及在混凝过程中絮凝体构造(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腐殖酸混凝过程中,随搅拌历时延长,絮凝体粒径不断成长变大,最终达到平衡状态.随着絮凝体的成长,其构造呈现由密实逐渐向疏松过渡的过程,空隙率变大,二维分形维数由初期的1.8左右下降到1.4左右.絮凝体分形维数Df和粒径df之间具有Df=Ad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