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生态经济理论,利用系统模型方法。构建了对有关区域发展政策的可能结果进行动态仿真的模拟实验室。对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探索和实证研究。旨在描述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能的运行情景。为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模型运行的结果表明:甘肃省目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技术对自然资源表现为弱可替代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2.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循环经济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内核不明晰,理论边界模糊,理论研究陷入"漂移状态"和"破碎困境";②资源效用是循环经济理论关注的永恒主题,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与最优配置,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源效用的衡量标准不同;③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经济",其外延是"社会"和"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的研究范围包括资源节约与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本身并不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同时,总结了循环经济理论深化研究的几个方向:①废物资源化的形成机制研究;②同类产品频繁交易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③生产过剩与过度消费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④资源效用的度量标准、数学表达及其制度设计研究;⑤物质效率的定量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族家庭能源消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庆  邢冉  姜璐  陈兴鹏  薛冰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793-2802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因受地理环境及文化等影响而存在显著的人文空间差异,尤其是对于特色或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迫切需要加强相关调查实证研究。基于青海省100户土族家庭的实地调研,从收入水平分组视角考察其能源消费特征,分析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的环境效应,并构建物质流模型予以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土族家庭年人均能源消费量为3473 kgce,以煤炭、薪柴和秸秆等为主;随着收入水平提升,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向多元化转变且对能源重要性的认知逐渐从生物质能源转向商品能源。家庭能源消费导致的年人均CO2、N2O、NOX、SO2和TSP的产生量分别为1856.87 kg、117.10 g、254.46 g、451.87 g和520.74 g。未来应增强清洁能源利用水平,统筹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生活能源消费的可持续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